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启动考古发掘 墓主身份成最大悬念

  11月14日上午,距今2000多年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对主椁室的清理工作就此拉开帷幕,墓主人身份这一最大悬念或将有答案。

  来看看都有哪些新发现吧:

  海昏侯棺椁系重棺,由樟、杉等木材建造,象征官位显赫

  11月14日,检测到棺椁的摆放位置和材料。

  “现在能确定海昏侯使用了重棺,虽然具体几重还无法知道,但这是对确认墓主地位身份的又一个证据。”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介绍。

  据了解,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

  “海昏侯墓属于汉代中晚期,虽沿袭了周礼,但不能说完全一致,比如此前长沙马王堆中上沙国丞相的妻子辛追,她的棺椁是四棺两椁。”张仲立说。

  此外,专家组对海昏侯主椁材料的检测也有新的发现。“用料经检测反馈有樟木和杉木,且不止这两种,但棺椁真容未现,具体重量不知。”

  海昏侯墓主椁室出土屏风,记录孔子生平

  11月14日,在墓主椁室发现一组屏风。这扇漆器屏风在墓底呆了2000多年,出土时呈倒地状,已碎裂成多块,工作人员在清理屏风表面时,发现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

  “在西汉时期,屏风一般为皇宫贵族使用,一般与床榻并列使用。‘西室为堂、东室为寝’,推测东室内会出土床榻。这将为墓主人身份提供了全新的证据。”考古领队杨军说。

  由于漆器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内,专家组准备在拍照后及时提取,将这扇屏风打包运入实验室。

  主椁室出土两枚马蹄形金器

  上午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两枚马蹄形金器,一大一小。

  据国家博物馆杨小林介绍,上午出土的这2个金器成色很好,上面有纹饰。现在尚未称重及测量长度,但长度不超过一个巴掌长(20厘米),现场发掘出的文物被立即装箱送往主墓旁的实验室清理。

  马蹄金系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因其形状似马蹄而得名,一般是皇帝用来赏赐亲近的臣下,因此可以断定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专家一致认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考古发掘具有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取得丰硕成果,属于重大发现,价值十分重大。

  附:海昏侯墓后续工作时间安排

  2015年11月18日确认棺木位置;12月10日将棺木“打包”运至实验室开始实验室考古;12月20日清理棺木;12月25日组织专家论证会和新闻发布会,正式揭晓墓主身份等信息。

  想了解更多信息吗?请跟随我们一起揭秘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