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将中国“千文一贯”币制由宋代推至西汉
2015-11-07 16:44:07 作者:袁慧晶 沈洋 来源:新华网 已浏览次
“中国古代‘千文一贯’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知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说,这一发现将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000余年。
海昏侯墓葬的主墓坐北朝南,其中远离墓道口的北藏閤最为隐秘。今年3月份,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北藏閣时发现了预估超10吨重、约200万枚五铢钱堆,再次证明了墓主身份的高贵和显赫。
“尽管有迹象显示,钱堆曾坍塌过多次,但经我们测量,最高处仍有1.35米。”考古队员李小斌介绍,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古代钱币。一般墓葬中发现几十枚、几百枚就不错了,这样大规模的并不多见。
李小斌的任务是发现这堆汉代五铢钱的摆放规律,并尽可能寻找到一串完整的五铢钱,以解答西汉时期“一贯是多少文”的谜题。
用来串连铜钱的麻绳因为年代久远,早已腐朽成黑色的灰痕。考古队员们发现,直接成串取出来是不可能的,但好在绳子两头的单结还可辨认。
“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通过绳结确定一串铜钱的起点,再按图索骥地寻找另一端的终点。”李小斌说,但经常找到一半,发现钱串早已坍塌而被迫从头开始;或者被另一串铜钱压住了,只能转而去清理另一串铜钱。
这样“无用功”的局面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的一天。那一天,李小斌和他的两个助手终于清理出一串两端都有绳结的五铢钱。用纯净水清洗后,他们细数了多遍发现,整整1000枚。随后,他们又陆续找到10串完整的铜钱串。一个重大发现就此诞生。
“这是中国首次以考古方式证明唐宋以来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汉。”信立祥说,初步估算钱堆的铜钱数量在200万枚以上,估计是墓主人死后,皇帝直接颁赐的。
考古工作者还发现,这批五铢钱分为3类,大致推断为汉武帝时期、昭帝时期和宣帝时期。钱币上“五铢”二字虽然都是小篆体,但字形方面有着明显差异。比如,早期的“五”字中间部门笔画较直,晚期则有弧度;早期“金”字上的正三角空间比较大,晚期则比较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