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工地出土汉代大铁锚 为福州西汉时期最大铁器

  一枚从福州屏山考古工地出土的大铁锚,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昨日,记者从福州市考古队了解到,这枚铁锚确定为福州西汉时期最大的铁器,也见证了当时福州繁荣的造船、航海技术。

  屏山地铁考古领队张勇告诉记者,这块铁锚(如图)是屏山考古工地出土的两件铁器之一,另外一件为小型铁斧。这块汉代铁锚重约96斤,是福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文物证据。

  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欧潭生教授说,根据史料记载,汉代时,闽越王余善曾率领八千人走海路,当时福州的造船业应该比较发达;而汉武帝派四路大军灭闽越时,横海将军也是走海路。屏山考古工地挖出的汉代大铁锚,就是余善水军或横海将军留下的实物例证。

  张勇还告诉记者,这支铁锚出土的位置,在钱塘巷与鼓屏路交叉口附近的北侧。这里挖下去是一条西汉的大水沟,铁锚就是从水沟内出土的。

  “根据汉代时期福州的地形,当时的屏山以南都是一片汪洋,包括现在的西湖也是大海。”张勇说,屏山和冶山形成了天然的海湾,可以停靠大型的船只。从出土的器物和地形来分析,很可能是屏山冶山的海湾下,有一条水道直通南面的大海。

  《后汉书》中记载:“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欧教授说,当年,往北的陆路未辟,关山阻隔。广东广西乃至东南亚越南等“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都要经过福州东冶港,南来北往形成了汉代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