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窟前考古有重大发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云冈石窟研究院考古人员在整理发现的石块。 云冈石窟研究院供图

  

  9月18日,记者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世界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属云冈早期造像——“昙曜五窟”之一,由于窟顶崩塌,西立佛像原形态一直不为人知。目前,经考古专家整理研究后发现,西立佛原形态依据现有的残存石块数量,有望恢复佛身主体,重现高约9米西立佛北魏时的风采。

 

  云冈石窟研究院书记王雁翔介绍,从去年开始,该院组织考古研究人员,对1992年窟前出土的文物进行考古整理。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就在第20窟前进行过考古发掘,仅发现了少量西立佛的衣纹残片。大量西立佛残石是1992年云冈石窟“八五工程”窟前地面硬化前考古挖掘新发现的,当时发现大小残石130多块,这些残石都是在北魏文化层发现的,因此考古专家认为西立佛早在北魏时期就坍塌了。这些残石之后进入云冈石窟研究院文物库房保存了20多年。目前,该院考古人员在整理研究过程中发现,西立佛原形态为着通肩衣,左手上举握衣裾,右手下垂,与主佛、东立佛共同组成三世佛造像组合。依据现有的西立佛残存石块数量,虽然佛像头部缺失,但有望恢复佛身主体,重现高约9米西立佛北魏时的风采,为云冈石窟增添新的看点。

 

  云冈石窟的第20窟露天大佛广为世人所知,东立佛的形态也清晰可见,早已坍塌的西立佛是什么样子?因没有记载一直是一个谜。从2014年开始,云冈石窟研究院对1992年-1993年窟前出土文物进行考古整理研究,从现存痕迹和考古发掘出的坍塌的西立佛100多块大小石块看,西立佛的佛衣及手印等形状基本可以确定,这一发现,是西立佛自北魏就坍塌后其形态首次被世人所认识,对于研究西立佛和第20窟洞窟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