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霸陵陵址非灞桥“凤凰嘴”或为江村大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村大墓出土的陶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竖立在灞桥区毛西乡杨家疙瘩村“凤凰嘴”的汉文帝霸陵碑

 

  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毛西乡杨家疙瘩村,当地人称为“凤凰嘴”的地方,被很多人认为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开启“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陵寝霸陵陵址所在地,但昨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两位副研究员曹龙和杨武站对此表示了怀疑。通过多年的考古研究,他们认为霸陵帝陵陵址可能并非“凤凰嘴”,而是2001年发现的江村大墓。

 

  质疑


  霸陵墓室结构可能并非崖墓

 

  曹龙说,对于霸陵的墓室结构,学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霸陵“因山为藏”,从外表上看是“因其山,不起坟”,“凤凰嘴”的高崖就是霸陵陵址,其墓室结构应当是一种崖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文献上记载的“因其山,不起坟”,可以理解为将墓修在山中,故不另修封土,墓室形制则同汉代的其他帝陵一样,是竖穴土坑墓。

 

  历史上对霸陵形制记载的文献有很多。《史记》《汉书》《水经注》《三辅黄图》等史书中都有过霸陵“不治坟”的记载。但曹龙和杨武站认为,由于古代帝王陵墓的保密性,文献对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仅有“不治坟”的简单记载,真正的认知则有待于考古认证。

 

  距汉文帝埋葬时间最近的《史记》记载:“(霸陵)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说明霸陵帝陵无封土,缘由不是有山,而是“欲为省,毋烦民”。

 

  根据霸陵选址的地质、地貌条件及西安帝陵传统,曹龙推测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应该是带4条墓道的“亞”字形竖穴土坑墓,与其他西汉帝陵并无二致,只是没有封土而已。

 

  从地貌上看,霸陵坐落在黄土台塬上,并非山地,西汉帝陵选址除考虑传统习俗、风水、稳固政权外,地质条件也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霸陵的选址恰好说明其仍然是按照西汉帝陵传统修建的,并无“异想天开”之举,当然也不会是依山为建的崖墓。

 

  而学界对于崖墓观点的支撑,普遍来自于历史文献中对“西京霸陵,因山为藏”、“霸陵因山不起坟”之说,使考古界对霸陵帝陵墓葬形制认识形成了崖墓说。

 

  西汉实行帝、后同茔的合葬制,若帝陵为崖墓,后陵则不可能为竖穴土坑墓,但已考的窦皇后陵为带封土的竖穴土坑墓。曹龙和杨武站因此认为,帝陵的形制肯定也是竖穴土坑墓,只是没有封土罢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