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西沙埠古城遗址发现2000多年土夯城墙遗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史料记载,位于莱西市西沙埠的古城,从战国到魏晋时期一直存在,随着古城遗址考古工作的启动,这座两千多年前曾经繁华的古城,仿佛随着考古清理工作慢慢复活,随之而来的众多历史猜想也多了起来。如果说西沙埠古城是莱西早期历史的一个缩影,那么青岛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古遗址?连日来,记者探访发现,青岛这座沿海城市,早在数千年前就存在着诸多古城址,先人依水而居,过着安逸的生活。随着我市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史前历史文化从5000年推到了至少4万年以前,丰富了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

 

      探访


      古城址印记曾经辉煌

 

      当记者探究莱西市西沙埠古城遗址诸多谜团时发现,青岛诸多古城遗址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密码。像莱西汉代的邹卢古城遗址、胶州的莒国都城遗址等。历史的长河已经流过了数千年,现在人并不知道这些古城当时的模样,但考古人员的发现,证实了这些古城遗址的存在与其昔日的辉煌。


      莱西邹卢古城


      2000多岁古城密码待解

 

      在记者苦苦探寻关于莱子国的足迹时,却发现在莱西市区,还存在着另一座千年古城遗址——邹卢古城。记者查阅史料发现,位于莱西市古城庄村北的这座遗址,就是齐灵公灭莱子国之后,汉文帝时期设立的,当时隶属胶东国,是当时胶东八县之一。隋文帝时设为乡县治,唐代贞元年裁撤,后演变成了杂姓自然村落,直到现在还延用着“古城”这个村名。

 

      “早在民国初期,古城的规模和轮廓还清晰可见,城池为土墙筑成,最高处有4米多,总面积达到了25万平方米。”莱西市博物馆馆长柳香奎介绍说,考古人员早期发现,这座邹卢古城遗址四周拥有护城河,当时遗址上随处可见青砖断瓦,也曾有刀币、铜镜、铜剑及大型纹饰砖等遗物出现。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部分城址遗迹还能看到,但一些标本文物和历史遗存已经无处可寻。城址被中间的一条水泥道路隔开,北段有长150多米、宽约两米的“城墙”,西城墙南段已经成为居民的进出通道,因车辆频繁重压,看上去已与一般道路没什么区别。

 

      柳香奎介绍说,这座创建于汉代的邹卢古城,存在的历史比较悠久,包含着莱西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诸多密码,见证了汉代时期胶东半岛的历史变迁轨迹,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保护。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