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有新发现

 “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重庆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6月13日正式竣工。历时近8年“闭关大修”的“千手观音”以“全新”面容与世人见面。在历时8年的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中,文物工作者发现千手并非1007只而是830只、观音造像上部有分层线、主尊发现暗格的新情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修复前 修复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修复前 修复后

 

  “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重庆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6月13日正式竣工。历时近8年“闭关大修”的“千手观音”以“全新”面容与世人见面。在历时8年的大足宝顶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中,文物工作者发现千手并非1007只而是830只、观音造像上部有分层线、主尊发现暗格的新情况。

 

  此前,千手观音造像被认为有1007只手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项目负责人詹长法说,通过运用诸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X光探伤技术等手段,发现千手观音造像现存手和手臂数量为830只,有残手283只,现存法器210件,有37处残缺。每只手心中都有一只彩绘的“眼睛”,其实就是排气孔,能让岩体内的寒气、水汽流通排出。

 

  根据资料记载,千手观音经历过至少4次修缮,分别是明隆庆四年(1570年)、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此次修复过程中,文物工作者在千手观音主尊像腹部发现一个暗格,内藏有瓷器残件、金箔残片、石砖题记等文物。大足石刻研究院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陈卉丽介绍,此次发现的石砖题记存放位置为主尊腹部补配石材与原岩体衔接处,为六面长方体,正面、背面均刻字,文字为红色,颜色鲜艳,石砖正面刻71字,背面刻23字,刻字中有“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立”题记。“这次最新的成果是千手观音造像首次发现有年代的题记,印证了宝顶山圣寿寺维摩殿碑刻所载之事。”她说。

 

  第三大新发现为千手观音造像上部有12米长的分层线。詹长法说,最初是在一张高清晰度的近景摄影图上发现这一长达12米的分层线,从造像顶端下大约2米处,从左到右横贯,但这一分层线的来历和成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高7.7米、宽12.5米,开凿于距今800多年的南宋年间,是中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