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区一条村发现5座碉堡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遗产办公室接到群众报料,称在石马桃花公园和石马村多处地方发现5座日寇侵华时期所建的碉堡建筑,希望将其作为抗战遗迹进行普查保护。

 

  针对其是否为日寇碉堡遗迹,专家调研发现,这5座碉堡的建造年代应早于日寇占据时期,或是为保护均和墟配套建设的防御工程,如该论断成立,可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石马桃花公园,我们发现这两座碉堡,都只有一层楼高,墙体约两尺厚,由石头和钢筋混凝土筑成,外墙上长满了青苔,已是残破不堪。我们钻进碉堡里仔细察看,发现每座碉堡只有一个门,四周设计了十多个漏斗形的射击孔,内宽外窄,从外面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适宜作战,可见证这里曾发挥过军事作用。”白云区文物普查员冼永成介绍说,这两座碉堡相隔约50米,互成犄角之势,每座碉堡内部的面积约10平方米,可容纳10人左右驻守。

 

  昨日,石马联社文化干部陈锦全向记者证实,石马村一共发现5处碉堡遗址。“除了石马桃花公园的两座碉堡外,石马村的青岗岭、黄泥田、溪头岭也各发现了一座碉堡。”陈锦全说。

 

  一条村发现5座碉堡,这引起了白云区文物部门的关注。日前,白云区文化遗产办公室组织市历史专家、文物专家,到石马村进行了实地调研。

 

  广州市历史文化专家郑鹏认为,这5座碉堡的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较早,应该早于日寇占据广州时期,而且从分布区位来看,5座碉堡均分布在均和涌沿岸,对均和墟形成拱卫之势,有可能是建设均和墟时,为保护均和墟而配套建设的。如果这个论断成立,建议将这5座碉堡与已经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平和大押捆绑起来,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