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市心北路建筑工地惊现钱塘江古船锚

近日,位于萧山市心北路的天伟建设工地正在进行地基建设,在挖掘到地底16米的时候,建筑工人突然发现下面出现了一件“奇特”的东西。它长得有点像章鱼,上半部分是一根长长的杆子,下面是岔开的几个“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月29日,位于萧山市心北路的天伟建设工地正在进行地基建设,在挖掘到地底16米的时候,建筑工人突然发现下面出现了一件“奇特”的东西。它长得有点像章鱼,上半部分是一根长长的杆子,下面是岔开的几个“脚”。

 

      昨天,记者来到了天伟建设工地,看到了这个刚出土不久的大铁锚。

 

      经测量,铁锚高1.1米,从表面上看它全身铁锈斑斑的,已经变成了黄褐色。锚的顶端有一个环,可能是用于连接铁链。它的底部只有三个脚,还有一个脚已经不见了。

 

      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发现这个铁锚的时候觉得可能是个文物,当时他们就马上停工,打电话向文保单位报告。

 

      在铁锚边上,记者看到了与它一起出土的其他文物。一段长4.2米的松木,几乎已经变成了黑色,在松木的一头,有很明显被凿筑过的痕迹,已经被打磨成了半椭圆的样子,它的上面还有一个直径为10厘米左右的圆形小孔。

 

      而除了松木外,还有一些长条形的黑色的小石块也一起被挖了出来。

 

      杭州考古所工作人员杨金东告诉记者,这个铁锚为钱塘江边首次发现的船锚,看它的大小,可以估计出它所在的船只体型非常大,应该是用于出海的船只。而这些松木和石块也很可能是船只上的用具,比如船上的压栏石等。

 

      “钱塘江河道改造是在清朝的时期,所以根据这个年份推算,铁锚估计是清代以前的东西。我们后面会对松木的成分进行研究,应该能得知它大概的一个时间。”

 

      那么这个船锚为什么会在这里呢?这里以前就是钱塘江吗?

 

      杨金东告诉记者,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虽然现在这里距钱塘江还有二三公里,离北海塘还有6公里,但是在清朝以前,这里极有可能就是河道。”

 

      “锚在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个船锚断了,第二就有可能船在这里沉了。”

 

      杨金东表示,这个铁锚的发现,对于研究钱塘江河道的历史、河道的变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发现可以说明以前河道的一个变化位置,同时也能说明当时萧山航运也是很发达的。”

 

      目前,这个铁锚和其他出土文物都已由萧山博物馆保管。但由于建筑工地土质、防护等安全因素,目前此地将暂不进行进一步的文物挖掘工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