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东城城墙下挖出古井群

      工地内发现古井群

      “这里挖掘结束了,挖出很多古代陶器。”昨天,记者来到阜阳东城墙根下,离城墙十多米远便是发现古井的大楼工地。此处南邻颍州府衙遗址,曾是阜阳老城最繁华之地。

      最先发现古井的,是当地研究文物爱好者,网名为“勤贻堂主”。他热衷于阜阳历史文化的研究,这里开工后,他经常来这里。当时在工地深约6——7米的地槽内,发现十多个直径一米多的黑窟窿,内壁还残存着弧形老砖。据施工人员称,黑窟窿里有不少陶瓷片。

      根据相关描述,“勤贻堂主”认为,这些古井多数应是隋唐以前的遗迹,“在一个面积不大的土坑里,竟挖出十多个古代水井,可以推测,古时候该区域肯定人口密集。”

      “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在这里挖掘四五天了。”昨天,工地上的黄师傅告诉记者,在工地最南侧,一个古井里挖出的东西最多,有十多件文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古井直径有一米左右,挖掘已经结束,井内涌出井水。

      早至新莽,晚至中唐

      昨天,阜阳市文物局局长刘建生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对这个工地地槽内的古井进行发掘清理,先后发现近20眼密集排列的古井,并对它们进行了编号。据考证,这些古井在不同时期开凿而成,最早至新莽时期,最晚至唐代中期。

      发掘出的主要器物有汉代盘口陶壶、瓦当、瓷器、铁器、“货泉”及“大泉五十”钱币。其中,一个较大古井出土几件较为完整的唐代瓷器,很是珍贵。同时,工作人员也对少量木器、动植物标本进行了提取保护。

      阜阳市文物局副局长董波认为,这个较大古井深10余米,直径1米多,井内储不断有泉水涌出,“该井一般不用清淘,所以,掉入井内的器物才得以保存至今。”

      刘建生表示,该处古井群的发掘将为研究阜阳市汉唐历史、生活习俗提供重要实物依据。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