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考古挖掘 郑州东赵遗址重见天日

      日前,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郑州东赵遗址同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入选。至此,我省获此殊荣的项目总数已达42项,位居全国首位。在这个素有文物界“奥斯卡”之称的评选中,郑州东赵遗址缘何入围?是如何发现的?又具有什么意义呢?

      入围十大考古新发现

      4月9日下午,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河南郑州东赵遗址、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两个项目入选。

      据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始于1990年,至今已举办了25年。作为检阅和展示我国最新考古成果的重要平台,该评选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被誉为“文物界奥斯卡”。

      在此次入选的十个项目中,我省入选了2个项目,全国第一。25年来,我省共有42个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总数居全国第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市考古项目曾连续5年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创造了全国之最。

      郑州东赵遗址位于郑州市高新区沟赵乡东赵村南侧,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东赵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与勘探。

      经过近三年的工作,勘探面积达70万平方米,发现了大、中、小三座城址。

      夏朝是否存在的探索

      东赵遗址是如何发现的呢?说到这个话题,不得不提我国考古界的两大工程。

      人们常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3000年。在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前的夏商周,一直没有相对准确的系统纪年。尤其是夏朝是否真实存在,一直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质疑,甚至有人说那不过是一个神话罢了。

      所以,为了探究夏朝的真实存在,近几十年来,考古学者一直在做不懈探索,尤其当二里头文化及文献记载的与夏人有关的遗迹被发现后,夏朝的踪迹终于通过考古手段被成功捕捉到。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几年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联合开展了“中原腹心地区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课题研究。作为华夏早期文明的核心区,郑州被锁定为考古发掘的重点对象。

      早年航片的贡献

      郑州之所以被确定为“中原腹心地区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重点区域,有两大原因:一、大量文献记载显示,郑州区域内古城众多;二、几十年来,郑州陆续发现了大量古城址。

      “我们在郑州境内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但真正辅助我们发现并确定东赵遗址的,则是一段十分珍贵的早期航片资料。”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由于东赵遗址附近大部分还是庄稼地,没有被大面积占用,所以通过航片寻找地下大型人工遗迹很

      用,“通过航片清晰地看到,在现在发现的东赵遗址地面农作物下面,存在有明显的人工遗迹,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人工遗迹和非人工土壤之间的区别”。

      随后,他们又开始逐步对这一地段进行勘察、钻探,直到2011年,考古人员又对此地进行复查,初步判定东赵遗址存有城址。2012年春季又对一些重要遗迹进行了解剖分析,最终确认遗址有夏商周文化遗存。

      发现大中小三座城址

      “2012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这一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勘探与连续性考古发掘,这一发掘,一直持续至今。”

      顾万发说,在长达三年的考古发掘中,勘探面积达70万平方米,最让他们始料不及的,则是在此一地发现了大、中、小三座城址,并且清理出城墙、城壕、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祭祀坑区、灰坑、窖穴、水井等重要遗迹,还出土了非常丰富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夏、商、周时期的精美遗物。

      曾有来自加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40多位考古学家现场考察过东赵遗址考古发掘工地,他们认为,三座年代不同的城址发现于一地的现象极为难得。

      专家们认为,东赵遗址延续时间长,年代序列相对完整,对夏商时期年代谱系或郑州西北的区域聚落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依据。它的发掘对于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有考古专家甚至认为,对于内涵如此丰富的东赵遗址而言,发掘几十年都是很有可能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