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古墓现清朝瓷枕 川南地区少见
发掘出的瓷枕
近日,宜宾县古柏乡高明村村民刘清明在迁建祖坟时,意外挖出造型精美、黄绿相间的随葬物品,疑似玉枕。当地村民结合墓碑所写年代仔细辨识为清代同治年间瓷枕。宜宾现有瓷枕数量极少,古墓随葬瓷枕在川南地区也不常见。目前该瓷枕的挖掘更是引起当地群众极大的关注。古墓搬迁
数百村民围观
受成贵高铁修建影响,宜宾县古柏乡沿线墓地均需当地村民配合迁建。4月11日上午10点,古柏乡高明村村民刘清明的祖坟正式迁建,由于其祖坟关系到高明村侯氏家族50多户村民。在古墓挖掘过程中,现场聚集了该村近两百人围观。
“外观非常宏伟,远看就像个小山包。”高明村副主任侯昌贵介绍,由于该坟墓年代久远,外形壮观,不少村民都认为墓穴中会出现价值不菲的陪葬物品。事实上,挖掘过程也异常艰难。村上从施工方借来了挖掘机,经过2个多小时的操作,才勉强将古墓上的泥土除去,整个挖掘过程持续了近5个小时。石棺现身
发现疑似玉枕
相对普通坟墓,外形更壮观的古墓在挖掘过程中十分不易。终于在挖掘了3个多小时后,第一块长为9尺8、宽为30厘米、厚度为30厘米的大型石块被挖开,瓷枕的一角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呀,好像是玉枕头。”侯昌贵介绍,村民们透过大石块的缝隙,瞧见棺内骨骼下方,一个造型精美、黄绿相间的随葬物品。刚看到的瞬间,立即便有村民惊叹是玉石的,大伙上前查看也纷纷惊呆了,现场一时惊起群众激动的欢呼声。
“刚开始以为墓穴内只有1口石棺,没想到挖出来尽有3口石棺,其中一口为空棺。”村民刘清明惊叹地说,墓穴内的大型石块被挖掘开后,随葬物品被取出细看时,村民们才辨认出并非玉枕,而是属于瓷枕。别致瓷枕
川南地区罕见
刘清明说,尽管不是玉枕,但该瓷枕长度约有60厘米、两侧高度和宽度约为20厘米,外观设计精美,不少村民都认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高明村支部书记侯昌根介绍,由于目前尚不确定该物品的价值及相关信息,暂由该村村民保管。
据宜宾市物博馆负责人介绍,瓷枕属于一般文物,主要是在宋代进入繁荣时期,清代出土瓷枕并不多。目前,川南地区出土瓷枕并不常见,宜宾地区尤为少见。多知道点 瓷枕
即瓷质的枕头,枕上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有诗句。隋唐已有烧制,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扒村窑、登封窑所出为多。据说开始时是作为陪葬的冥器,以后又作寝具和诊脉之用。
瓷枕又是中国古代汉族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枕上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上诗句。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很著名的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里提到的玉枕就是青白釉瓷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