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首个鲁中南地区大汶口高等文化遗址出土

      近日,省考古所在对曲阜第三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时,鲁中南地区首个大汶口高等文化遗址民宅建筑基址在曲阜陵城镇果庄村出土,为曲阜远古文明养成和先民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山东省文化考古研究所 考古队员 孙启锐:这个就是果庄遗址重要的发现,大汶口时期的一个房址,面积达到了20多平方米,在大汶口文化中是比较大的房址,规格比较高,形制比较规整,我们看大致呈正方形,四角有脚柱,非常规矩,说明当时居住条件比较好,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

      在现场,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迹有房屋、窖穴、沟等,窖穴达40多个,圆形、椭圆形袋状坑居多。壁、底经过特殊加工。同时,还发现有人骨架猪骨架等,位于灰坑底部,应与祭祀相关。出土的生活用具多为陶器。盛器、水器和炊煮器。陶色多样,装饰复杂,制法先进。器型有鼎、盆、罐、杯、钵等。薄如蛋壳的黑陶杯、壶等反映了当时极高的制陶技术,均属重要发现。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队长韩辉介绍称:“大汶口时期的房址是这次发掘重要收获之一。大汶口文化是曲阜已知最早的古代文明,曲阜地区是大汶口文化的中心区,我们所在的果庄遗址是中心区的最高级别的聚落,面积达4万平方米,这次发掘的出土陶器和生产工具都很有特点,它的发掘确定了曲阜历史最早的年代近6000年,发掘的居址也填补了鲁鲁中南地区考古材料的空白 。”

      目前,考古人员正在拼对和统计陶器残片,对采集土样、人骨、兽骨进行实验室分析,对土样进行浮选。据了解,大汶口文化存续时间长达1500多年,果庄遗址呈东西向沿大沂河分布,主要发掘区位于遗址北部,基本反映了当时的高级聚落布局,山东境内已发掘果庄遗址同时期成果非常罕见,对于宏观考察大汶口文化在曲阜乃至鲁东南地区的聚落分布及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