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1400年前的皮鞋 将修复

  一双1400年前的皮鞋,得到了文物专家们的修复保护。该皮鞋出土于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

  3月15日,记者从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获悉,该皮鞋鞋面泛着暗黄褐色,鞋长24厘米,皮鞋尖部上翘,鞋面、鞋帮、鞋底分不同部位裁剪缝制。

  该所副所长徐东良称,进行修复主要希望通过修复让皮鞋“结实耐用”。此次修复也是吐鲁番地区首次对出土的皮制品文物进行修复。

  该皮鞋的鞋面为单层,鞋底有3层,全部为皮制,材料可能来源于山羊皮,缝制鞋子时所使用的“线绳”为动物的筋,但此材料还尚需进一步检测。

  因皮制品文物修复人才国内稀少,对该皮鞋进行修复的老师为德国波恩莱茵河州立博物馆皮质品修复保护专家Regine Vogel。波恩莱茵河州立博物馆成立于1820年,该馆内设有皮制品、纺织品、铁器等各种文物的修复保护实验室,修复保护技术及经验非常丰富。

  据悉,是次修复工作需要20天,德国专家边教学、边修复,传授国际一流皮制品文物保护方法和修复理念,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的文物修复师们跟随Regine Vogel得到了专业指导和实践经验。

  在修复过程中,技术人员会对这双皮鞋采用扫描电镜、显微镜观察等检测手段,分析病害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制定修复方案,对皮靴进行去污染物、除尘、除霉、整形、加固等保护措施。

  目前,吐鲁番地区出土的皮制品文物至少有三百件,存在着污染、炭化、变质、残缺等多方面的问题,急需要对其进行修复。

  是次修复成功之后,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将对阿斯塔纳古墓群、胜金店墓地、洋海古墓群出土的皮制品进行修复保护。

  阿斯塔纳古墓群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40公里,南邻高昌故城,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城居民的公共墓地。由于墓群所在地的气候十分干燥,墓群的地下水位距离地面20多米,而墓室一般在地下3至5米之间,使得墓内许多怕潮易腐的千年遗物及古尸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