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海子石堆或是祭祀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三道海子石堆遗址的鹿石。鹿石是指一些琢平的四面体的或圆形的石柱或石板,上面凿有各种动物图形。鹿石分布极其广泛,几乎遍及整个欧亚草原。

  曾经引起学术界种种猜测的青河县三道海子巨型石堆遗址,近期被考古人员证实为早期游牧王国的祭祀遗址,并与俄罗斯图瓦乌尤克盆地阿尔然“国王谷”王族墓地关系密切。

  三道海子石堆遗址群位于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共分布巨型石堆遗址3座(又称花海子巨型石堆)、中型4座、小型约20座,石围石堆墓约100多座,鹿石约48通。2013年至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青河县文物局组成考古队先后两次对三道海子石堆遗址群进行发掘,初步解开了3座巨型石堆的秘密。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边疆考古中心新疆考古队队员郭物介绍,这些巨型石堆遗址可能并不是墓葬,而是2800年至2500年前游牧部落的祭祀遗址。“遗址有很多五边形盾形石板,这种盾形石板可能是古代这个地区最高等级祭祀遗址通用的一种石质祭器,是模拟盾牌的一种法器,具备驱邪、避凶、防害的多重作用”。

  考古人员对巨型石堆中部进一步清理时,又发现了许多碎骨头,后经搜集分析,这是一个年龄大约在40多岁的男性头骨,被人为敲碎后散落在地面上,“头骨的主人可能是其他被征服部落有身份的人,被俘获杀死后,被敲碎头骨用来祭祀。”郭物说。

  与此同时,考古人员发现,该遗址出土的鹿石外形及上面的动物图案,均与俄罗斯图瓦乌尤克盆地阿尔然“国王谷”墓地出土的鹿石相似。

  “我们推测,花海子巨型石堆可能就是埋葬在阿尔然‘国王谷’首领们建立的游牧王国的中心祭祀遗址。”郭物说,这里地理位置重要,环境壮美,很可能是早期游牧王国统治集团夏季举行祭祀活动的礼仪中心,也是控制阿尔泰黄金资源的一个中心,遗留这些遗存的很可能是中外文献中记载的“独目人”和“一目国”,这些遗存对研究早期游牧王国的精神世界、天文以及统治意识,以及欧亚草原地区社会经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人员在俄罗斯图瓦乌尤克盆地发现一个被称为阿尔然的“国王谷”。这个河谷分布着几百座大小墓葬,其中的大墓被推测为三道海子文化首领王族们的墓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