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究发现:青海藏传佛教瞿昙寺是“袖珍故宫”
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境内的藏传佛教寺院瞿昙寺,和北京故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被学者称为“袖珍故宫”。
瞿昙寺位于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当地人称“小故宫”。在这样一个藏传佛教寺院里,有着仿明故宫的汉式建筑、壮丽的明清壁画以及精美、尊贵的稀世珍品。
青海省政府参事、知名藏学研究家谢佐说:“从建筑面积上讲,故宫建筑面积为15.5万平方米,瞿昙寺建筑面积仅1万平方米,受当时交通等条件所限,瞿昙寺所用的建筑材料只能就地取材,虽然赶不上故宫大量采用汉白玉等珍贵的材料,但是其总体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确实和故宫一脉相承,因此,称做‘袖珍的故宫’丝毫也不为过。”
“瞿昙”是梵语,意为“佛祖”。瞿昙寺始建于139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7公顷,整个寺院红墙绿瓦,雄浑古朴。
记者从瞿昙寺山门中经金刚殿、瞿昙寺殿、宝光殿,最后到达寺内规模最大、最辉煌的建筑——隆国殿。这些主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殿堂两侧建有御碑亭、护法亭、壁画廊,左右设有小经堂,佛塔,大、小钟鼓楼等,疏密有致而各有特色。整个建筑群既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宫廷建筑落落大方、雄伟宽宏的气势,又表现了明代建筑艺术的做工纤巧、精雕细琢的独具匠心之美。
记者看到,虽然已历经600多年,瞿昙寺整个建筑仍然保存完好,古朴典雅、雄伟壮丽,殿内的敕赐金书横匾熠熠生辉,殿堂顶部的金色宝顶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处处彰显着皇家殿宇的风范。
谢佐说,瞿昙寺的确与明代中央王朝有深刻渊源。明代初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兰玉追击叛乱者来到青海湖北岸地区,当地的藏族部落罕东诸部甚为惶恐,也准备出逃。在青海湖海心山修行的三罗喇嘛审时度势,认为当前形势与藏族无关。于是,他“为书招降罕东诸部”,率领他的梅氏家族和罕东诸部一起归顺了明王朝。此举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之后,三罗喇嘛率众来到瞿昙寺现址,发现此处“前有照山、后有靠山,中间有流水、大森林,风景十分优美,应在此定居”。于是,梅氏家族和罕东诸部占据了这里七条山沟,包括今天青海的乐都县以及平安县、民和县的一部分。定居后,梅氏家族在瞿昙寺现址修起一座小佛堂,取名“色哲佛堂”。
此后,三罗喇嘛到南京贡马,请求明王朝护持和赐给寺额。明太祖朱元璋取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族姓“瞿昙”,为小佛堂命名,敕赐金书横匾一方,小佛堂因此称做“瞿昙寺殿”,俗称前殿。朱元璋又封三罗喇嘛为西宁卫僧纲司都纲,相当于“青海省佛教协会会长”,主管这个地区的宗教事务。永乐16年,明王朝修建故宫时,同时派人按照故宫图纸修建瞿昙寺。
谢佐说,关于这段历史,史书上有“西宁番僧饮马遗其鞭”等记载。这块有600年历史的明代匾额,现在仍然挂在那座佛堂的内檐门额上方。明朝有七个皇帝先后为瞿昙寺下达敕谕7道,诰命2道;封大国师各一,颁给大金印一颗,镀金印一颗,象牙图章2方,铜印一颗。瞿昙寺前后共受封有“七禅师、八都纲”,在明代的我国西北地区地位相当显赫。
瞿昙寺是我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1982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