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坝遗址距今3000年历史 系现存最大巴文化遗存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白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虽然四川被人们称为“巴蜀”,但巴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利用远远落后蜀文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白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虽然四川被人们称为“巴蜀”,但巴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利用远远落后蜀文化。

      如今重庆、陕西、湖北等地都在就巴文化起源寻找依据,省人大代表、宣汉县委副书记、县长唐廷教则建议,达州是巴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和巴人活动的腹心地带,境内宣汉县罗家坝遗址和渠县城坝遗址是川东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四川应该借此挖掘巴文化丰富内涵,抢占巴文化考古研究制高点,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巴文化起源与发展中心。省人大代表、四川文理学院院长孟兆怀也建议,全力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尽快启动罗家坝遗址和城坝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

      全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巴文化遗存

      “要争巴文化的起源,最重要的是要有巴文化的遗迹。”唐廷教介绍,达州在巴文化的打造上占尽了先机,2001年就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罗家坝遗址。该处遗址文化堆积深厚,年代久远,初步估计距今约3000——4700年,是全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巴文化遗存,一直和成都金沙遗址、古蜀大型船棺葬遗址一道,被称为“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

      然而,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罗家坝遗址除了在考古界引起注目外,并不为旅游界所知。对此,唐廷教建议,应该及时开展罗家坝遗址下一步考古发掘工作,高标准建设罗家坝遗址公园,将其作为一个载体来宣传和弘扬巴文化,让更多人知晓。

      高标准建世界级遗址公园

      “目前宣汉已向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申请,加快遗址的后期发掘,同时加大遗迹的保护措施。”唐廷教告诉记者,宣汉将在这个基础上,力争用3年时间,申请在巴文化遗址的核心区建成世界级的遗址公园和博物馆。

      “到公园来参观肯定能看到很多珍宝,不虚此行。”唐廷教说,罗家坝遗址目前已清理发掘数十座墓葬和灰坑,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骨器、铁器、玉石器等随葬品,包括一柄巴人的标志性兵器——柳叶剑。“这些文物涵盖新石器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时期,历史年代久远,文化积淀深厚。特别是疑为巴国王侯墓的33号大墓,出土的大型青铜礼器、巴式青铜兵器和彩色陶器等,还有稀世罕见的巴人印章。这在全国已发现的所有巴人遗址中规格最高的,它填补了巴文化研究空白。”

      孟兆怀也建议全力实施我省“巴蜀文化品牌”工程,启动罗家坝遗址和城坝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

      依托巴文化打造百里峡风景区

      唐廷教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在体现巴文化后裔的地方,宣汉还要打造民俗风情小镇,把巴文化和现在土家族少数民族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文旅产业。他特别提到了百里峡景区的打造。

      “百里峡景区历史悠久,不仅有秦末汉初樊哙屯兵驻扎留下的将军坪、跑马梁、拴马石、大通险道及石栈道等遗址,还有白莲教留下的青龙寨、大寨子等遗址。”他介绍说,这里还是红四方面军和川东游击军的老根据地。

      唐廷教说,风景区里面有很多珍品,两千多年的崖柏就是稀有之物,“一百多年才长一厘米,还是很稀奇。”目前宣汉县正在规划打造10公里的桃溪,让游人一走进就能够有回归丛林的感受。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