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现大型的汉代工业遗址 出土遗物千余件

      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甘肃肃北县,初步确定年代为战国至汉代,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玉矿遗存。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办公室主任陈国科介绍,其中的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中,首次发现作为拣选玉料作坊的半地穴房址、玉矿周围的防御型建筑,以及地面式石围墙作坊。出土的大量玉器废料、玉料石皮等遗物,展示了当时的玉矿布局结构及生产与组织情况。这是目前唯一由采矿区、选料作坊区及防御型设施区等组成的与玉矿开采相关的聚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被考古人员确认为一处大型汉代工业遗址。 赛依吉尔格力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被考古人员确认为一处大型汉代工业遗址。 赛依吉尔格力 摄

 

  在刚刚结束的今年年度考古发掘中,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玉矿遗址发现包括灰坑、房址、石台基等各类遗迹40多处,出土玉料、陶器、水晶、骨器、石器、兽骨等遗物千余件。

 

  记者6日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获悉,连续两年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先后对马鬃山玉矿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确认这一遗址为一处大型汉代工业遗址。

 

  肃北县文化馆文博员赛依吉尔格力告诉记者,马鬃山玉矿遗址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甘肃近年组织文博专家对这一遗址的规模、遗迹数量、保护状况、面积等情况进行了“摸底”。

 

  赛依吉尔格力介绍,从遗址周边所采集的夹砂红陶、灰褐陶等遗物特征和矿井的开采方式等几个方面推断,马鬃山玉矿遗址由采矿区、生活作坊区、防御设施区等构成,基本断定是一处大型汉代工业遗址。“这为研究河西走廊地区乃至甘青地区玉器制作的矿料来源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他表示。

 

  早在春秋、魏晋时期,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就有先民居住,西晋已设县,之后历朝都在这里设镇置县。马鬃山玉矿遗址位于肃北县马鬃山镇西北约20公里的河盐湖径保尔草场戈壁滩处。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