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岩脚侗寨发现明代“丝绸之路”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岩脚侗寨古驿道。

      “岩脚驿道是明清时期的一条重要驿道,过往商旅很多,曾经数次维修、拓宽。”11月15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岩脚侗寨古驿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贵州省苗学会会长杨光林、贵州省侗学会会长杨序顺等专家学者现场考证,指出这一发现为探索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变迁提供了新线索。

      据《明史·地理志》文献记载:(南方丝绸之路中道)为唐代所开,称为“邕州道”。《靖州乡土志》也说:明朝建立之后,在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羁縻统治同时,积极推行土流合治以引入汉文化;派遣大量军屯、民屯;并大量修建驿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这条古驿道就是在当时的“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修建的。

      该驿道位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分支——湘黔古道和湘桂古道的交汇处,连接了湘黔和湘桂古商道而成为黔桂古道网络的一部分,南接越南,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联系起来,其在靖州境内全长70余公里,后经历史变迁,目前还存余20余公里,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位于该县岩脚侗寨之中。岩脚侗寨内保存完整的驿道全长约6公里,宽约1.5米,全用青石板铺就而成。驿道穿寨而过,沿山而上,向西而行,直至通道境内。

      因地理位置独特,岩脚侗寨成为黔桂古道上商旅歇脚、物资交易的一个重要节点,岩脚侗寨由此逐渐变得繁华,在清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鼎盛,其时寨内有360多户,人口千余人,旅店、酒肆等业生意兴隆。

      湖南人类学者阳国胜认为,黔桂古道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与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两大通道——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存在关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