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现迄今最古老动物化石 年龄达6.32亿岁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消息:地球上最早的动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根据古生物界之前的研究显示,2004年由南京地质与古生物所陈均远教授发现、已经有5.8亿岁的“小春虫”是最古老动物化石。时隔3年,这一结论要被改写了。以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尹磊明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小组,在湖北宜昌地区发现了迄今最古老

的动物化石,它的年龄已经达到了6.32亿岁,意味着动物起源的时间又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不光如此,专家们还发现了“瓮安生物群”里罕见的“休眠卵”,专家认为可能是当时恶劣的天气情况,动物被迫做出的自我保护措施,就像现在不少动物在冬天选择冬眠一样。这些成果今天会刊登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

化石贫瘠区意外收获

作为古生物化石著名的“宝藏区”,贵州瓮安地区一直是全球古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很多“含金量”极高的化石都被发现于此,其中不少都是胚胎化石。1998年,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肖书海在贵州瓮安地区陡山沱组地层发现了一种球状化石,它没有细胞壁,胚胎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而且细胞分裂后,整个细胞聚合体的体积还是和原来同样大小,这一特点与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过程非常相似,因此做出这些胚胎化石其实是动物胚胎的推论。此后,瓮安陡山沱组地层发现了更多类型的动物胚胎化石和微型动物成体化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04年陈均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小春虫”。此次研究小组的挖掘地区是湖北宜昌晓峰河地区。虽然和瓮安地区地质年代相同,同样属于“瓮安生物群”,但这个地方却很“贫瘠”,之前从没有报道称在这里发现过胚胎化石。所以这次的发现,对古生物界来说是一次意外的收获。

是动物还是细菌终有说法

去年年底,美国学者拜雷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瓮安生物群”中被认为是动物胚胎的化石与非洲纳米比亚湾发现的一种巨大的氧化硫细菌一样,并不是动物胚胎化石。为了给“瓮安生物群”验明正身,2006年下半年,研究小组在湖北宜昌晓峰河开展考察,对当地大量存在的硅质岩进行研究。

经过1年左右的野外勘察,几百块样品被带回了南京。因为当地的地质是硅质岩,所以以往的醋酸浸泡化石的方法不能用,只能通过比较麻烦的切片法。也就是把化石切成一片片的薄片,通过显微镜来观测它的三维结构。终于,研究人员在600余块切片中除了发现传统圆球状的胚胎化石外,还发现了几十个长相“怪异”的化石,它们的地质年代是5.8亿年,和之前发现的“小春虫”年龄相当。

一般来讲,胚胎化石的形状是圆球形的,通过显微镜能观测到内部细胞裂变的过程。但是记者昨天在古生物所看到的化石却有些奇怪。虽然也是圆球体,但它的外面却被一圈膜所包围,结构更像是个“蛋”,而且“蛋膜”上还分布着一圈突起的刺。为了确定它们的“身份”,研究人员找到了现在印度尼西亚、荷兰北部地区的一些节肢动物,通过比较,发现这些节肢动物的胚胎在早期裂变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状态,从而断定这是动物的胚胎,而不是拜雷所说的氧化硫细菌。

只剩“蛋壳”没“蛋黄”

除了在5.8亿年前的地质层中发现的这些化石外,在地质层底部,大约6.32亿年地质段也发现了这种有刺的薄膜化石。更为奇妙的是,6.32亿年这段发现的只是有刺的薄膜,而里面的胚胎却“不翼而飞”了。由于比较少见,这样的化石这次只发现了2 块。就像鸡蛋一样,尽管蛋壳里可能已经没有蛋黄了,但由于蛋壳还在,它鸡蛋的“身份”毋庸置疑。所以虽然里面没有胚胎,但仍可以断定这是动物胚胎化石,至于没有胚胎的原因,专家认为可能是由于6.32亿年—5.8亿年间环境和地质的变化,使化石无法妥善保存。

据尹磊明研究员介绍,虽然“瓮安生物群”名声在外,但对于它的时代问题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瓮安生物群”能否代表地球最早的动物化石这一说法也就不能肯定。但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上最早的动物应该已经有6.32亿岁了,属于“瓮安生物群”,比较之前的“小春虫”,动物起源的时间又提前了5000万年。

带刺薄膜是为了“休眠”

这些胚胎化石上为什么会长满有刺的薄膜呢?尹磊明介绍说,其实这是这种动物的自我保护手段,也就是休眠。根据考察,那个时候当地曾经发生过一次小冰期,由于气温极低,大气含量也少,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动物们只有通过“休眠”来捱过这段困难时期,就像现在有很多动物,因为冬天天气太冷,而选择冬眠以躲过寒冷。至于这些胚胎化石究竟是什么类型的动物?它们当时一直休眠到什么时候?尹磊明说,这些到现在还是谜。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