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次发现明代壁画墓 色彩鲜艳保存完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工作人员在对古墓壁画进行现场保护。图/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11月5日,潇湘晨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此前在娄底发现的一座古墓,已被确认为明代壁画墓,壁画内容则是当时为墓主人送葬时的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古墓也是目前为止湖南发现的唯一一座明代壁画墓,对于研究明代的绘画艺术、丧葬习俗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古墓所处的位置是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的一处城建工地。10月18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发掘和保护工作。

      “整个墓葬为石灰三合土夯铸而成,整体强度较好,绘画颜料鲜艳,线条流畅清晰、形象逼真。”廖昊说,根据上述信息,专家判断墓葬所属年代为明代,墓中壁画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超过10平方米,内容包括马车、乐队演奏场景以及各司其职的人物。廖昊认为,壁画所反映的应是明代的送葬习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工作人员在对古墓壁画进行现场保护。图/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关于墓主人的信息,墓中并没有出土实物证据。不过,当地刘氏族谱记载,墓主为刘仕逾,死于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生前曾经为自然灾害捐献三千银两。

      为了做好墓葬内壁画的保护工作,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时间联系了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壁画保护修复专家,制定了相关的现场保护工作计划。

      在现场保护过程中,专家们首先对壁画进行了临摹,提取资料;随后对墓室再次进行清理,并在北端棺床旁清理出一件青瓷小罐;通过病害调查过程中,收集了解壁画保存现状和病害,并研究分析病害原因。

      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对壁画进行表面清理,主要使用松土剂软化、吹球、软毛刷、棉签、竹签等工具清理表面土垢和浮尘。由于墓藏壁画墙体需要整体搬迁和长期保存,需对壁画表层(颜料)进行渗透加固,以保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保存状况,为后续搬迁和修复保护做好捕垫工作。

      11月5日,壁画墙体已经完成切割,正在为墙体进行金属框架加固。廖昊说,在此之后,他们将会对壁画进行分块打包运输,“先用石膏和麻布对其进行打包,避免再起吊中受到二次损害,然后再联系专业起吊公司对其进行起吊运输,运回长沙做进一步的保护和修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