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研究院发掘6块古代砖 5块年龄超5000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土的砖残块

 

  昨日(30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几年前在对蓝田县新街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6件烧结砖残块,1件未烧制的土坯砖块。它们的材质都是泥质红陶,最新成果是在对出土环境提取物检测显示,其中5块砖的年代距今都超过了5000年。

 

  窖穴中发现6件烧结砖残块

 

  新街遗址在西安市灞桥区燎原村东南,遗址坐落于灞河东岸台塬之上,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几年的发掘中,确定了这处遗址的遗存主要为仰韶文化晚期与龙山文化早期。6件烧结砖残块都在窖穴或文化层中发现。同时在窖穴中还发现了石斧、石刀、有陶钵、陶盆等生活用具。

 

  6件烧结砖残块中有5件都属于仰韶文化晚期,最大的一件残长15.7厘米、残宽10厘米、厚3厘米,推断是个长方形的砖;最小的一件残长8.5厘米、残宽6.5厘米、厚2.5厘米。它们都是一面和侧边平整光滑,另一面较粗糙。

 

  检测后推断5件距今超5000年

 

  这5件烧结砖块的材质基本相同,都为泥质红陶。这些砖具体年龄是多少?考古专家将出砖出土窖穴中所提取的碳屑样品,送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AMS)测定年代。5件烧结砖残块年代略有差别,但都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范围内,距今超过了5000年。

 

  另一件烧结砖残块属于龙山文化早期,将提取物检测后推断年代应在公元前2880年至公元前2490年的范围之内,距今不到5000年。

 

  几年前发掘时就推断这些砖块是中国最早的砖,年龄一度认为在5300“岁”,如今经过检测有了较为确切的年龄。此外,考古专家还推断这些砖都是木质模具成型的。根据是对一件未烧制的土坯砖块研究中发现,它边缘整齐,看不到切割痕迹。

 

  据悉,本次发现为我国砖类建材的起源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