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桥窑址是瓷之源?德清窑烧造水平引争议(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亭子桥窑址出土的悬鼓座

“太兴奋了!”站在湖州德清亭子桥窑址的土坡上,86岁的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老先生眼睛一亮,连连感叹,“这些年频繁出现的大器(大件瓷器),总算是寻到根了。”

昨天,70多位国内外陶瓷专家从世界各地赶来,吸引他们的是亭子桥窑址里数以吨计的精美瓷片和瓷器。去年10月至今年3月,为了配合当地掘步岭水库的建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湖州德清县博物馆在亭子桥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这里发掘出的一处战国时期的窑址让他们喜悦不已——大量的仿青铜礼、乐器原始青瓷说明,这里是一处为越国王室和上层人士烧造高档生活和丧葬用瓷的窑场。

原始仿青铜礼、乐器青瓷在国内已不算稀奇,但烧造的窑场却是首次发现。“亭子桥窑址的发掘,让我们对早期青瓷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陶瓷的重大发现。”耿宝昌说。

勾践可能用过这里的瓷器

亭子桥位于德清龙胜村东山自然村,窑址遗迹就顺着亭子桥矮矮的山坡而建,这次发掘了7条窑炉遗迹。它们扁扁的,呈长方形,最大的长8米多,宽3米多,就像一个大大的火柴盒。走近一看,那深红色的土里,处处都露出碎瓷片。省考古所副所长、本次考古发掘领队陈元甫说,发掘出来的瓷片数以吨计,说明当时的生产量非常大。

发掘出来的瓷片都已放入德清博物馆库房,一部分清洗和修补过的瓷片和瓷器,摆满了一楼的大展厅。这其中不少是瓷碗、瓷杯、瓷盆等日常器皿,最受专家们青睐的还是仿造青铜礼器、乐器的高档瓷器。

什么是礼器?陈元甫说,就是当时贵族们在宴会中和日常生活中盛食物的高档器皿,更多的是用作贵族的陪葬品。不论是成型工艺、烧成技术还是产品质量,都堪称原始青瓷中的精品。而仿青铜的乐器数量则要少一些,它们的造型和大小都与青铜乐器相仿,同样是原始青瓷中的佼佼者。

因为南方青铜材料稀少,在随葬品里放置大量仿青铜的原始瓷礼器与乐器,是越国贵族墓中比较普遍的现象。2004年,无锡鸿山邱承墩大型越国贵族墓出土了几百件,轰动一时,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然而,这些瓷器是哪里生产的?亭子桥无疑解开了这个难题。“这是全国第一次发现的烧造高档仿青铜礼、乐器原始青瓷的窑场。”“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就是越王勾践的统治期,”陈元甫说,因此,有可能这个窑址里的瓷器,曾经也供勾践使用过。

德清窑烧造水平引专家争议

但现场,还有一个问题引起了许多专家的争论。

学术界一般认为成熟青瓷的烧制年代在东汉晚期,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的瓷器,被认定为中国最早出现的成熟青瓷,此前的瓷器统称为原始青瓷。按照常规看法,亭子桥窑址烧造的青瓷应属于原始青瓷,而陈元甫等专家提出,亭子桥窑址出土的许多瓷器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了成熟青瓷的水平。那么,可不可以认为,亭子桥出土的青瓷已经是“成熟青瓷”,并把成熟青瓷的年代从东汉晚期前推五六百年呢?

为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意见。

省考古所研究员任世龙说:“这里的东西的确有比较好的,但是很多还是处于原始瓷的状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则说得比较婉转:“这里质量高的瓷器比较多,但是很难说到底是不是成熟青瓷,因为成熟青瓷的定义比较复杂。”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邹原本则一口下了定论:“这里是一个研究中国早期瓷器很重要的点,我认为这里就是南方青瓷之祖,已经达到了成熟青瓷的水平。”

对于耿宝昌看来,重要的是亭子桥给了专家们一个中国早期青瓷的清晰视角。“以前,在我们脑子里,中国早期青瓷基本是模糊的,现在就这么摆在我们眼前,不管从科学还是陶瓷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耿先生说,这些对于亭子桥到底是原始瓷还是成熟青瓷的争论也说明,在原始瓷和成熟青瓷之间尚属空白的家谱里,又添了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陶瓷史和早期青瓷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称得上是重大发现。”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