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抢救性发掘永昌沙窝汉墓 东汉发簪惊艳面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永昌沙窝2号汉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汉发簪

 

      10月8日,记者自金昌市永昌县文物部门了解到,继9月初永昌县河西堡镇兴盛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发现沙窝1号汉墓之后,9月22日,当地文物部门又在距离沙窝1号汉墓西侧60米处,发现了沙窝2号汉墓。据介绍,这座东汉时期的砖室墓得到当地文物部门抢救性发掘,这在金昌市文物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据了解,沙窝2号汉墓的发现,同样是施工人员在开挖住宅小区地基时发现的。当地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马上进行了上报,征得上级文物部门的同意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沙窝2号汉墓与沙窝1号汉墓不同的是,它分前、中、后,三连室形制,前室坍塌,中室顶部内部呈覆斗形,外表圆形。后室呈拱圈形。整个汉墓面积约为103.25平方米,墓室坐东向西。通过整理发掘,共清理出文物25件,其中包括古钱币一件(套),共13枚(汉五铢钱);发簪一件(套),3小件。另有两块雕刻砖、绿釉葫芦形陶瓶、绿釉陶豆等。

 

      根据文物专家介绍,此汉墓为民间墓室,墓主人的身份虽无法推测,但从墓室大小、结构来看,属于当时当地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富户。东汉时期,男女都留长发,当时人们用木制或青铜铸造的发簪。此次文物发掘当中,发现的3枚发簪,做工精美、造型独特。另外,整座墓室内部建筑风格非常精美,前室、中室、后室呈“一”字排列,从建筑风格上看具有魏晋墓葬建筑的特点。

 

      根据当地文物部门专业人士介绍,永昌沙窝2号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丧葬文化和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