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崧泽文化考古特展开幕 两种文化两种风味
2014-09-21 18:25:57 来源:钱江晚报 已浏览次
“这对陶龟好可爱,为什么它们要抱在一起呢?”
“人家恩爱啊,我猜在下面的大的这只是母的,在下面的是公的……”
昨天,“崧泽之美——浙江崧泽文化考古特展”在良渚博物院开幕。作为良渚人的母亲,距今6000年至5300年的崧泽人,让大家直呼惊喜。
微信ART一点的十多位读者,围着这些从杭嘉湖各地出土的230多件宝贝,好奇心爆棚,尤其是这对全国唯一保存的陶龟,古怪的“抱抱”姿势,更让大家猜不透。于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刚刚做完一场关于崧泽人吃喝拉撒的演讲,又被大家轮流抢去当讲解员,回答各种奇葩问题。
话说,上回小记在展览探班稿中,给大家简略补脑了一下6000多年前,崧泽人和良渚人的“长相”差异,这次在现场看展,大家的感觉更为强烈。
事实上,作为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两种无缝衔接的文化,前后差了1000多年,但“母亲”与“儿子”的设计品味,相差实在太多。专家们说,这是因为,崧泽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那短短的600多年,是女人当家作主最后的荣光了;另一方面,崧泽文化比之良渚文化表现出了更强的创造力,而良渚文化则相对平稳保守。
究竟这对相差1000多岁的“母子”,谁更有生活品味,让我们逐一PK一下吧。
PK1:陶器形象
左右两件陶器,如果要评一位最佳设计奖,很显然,崧泽的设计获胜。
首先,从造型上来说,崧泽人把一件普通的盉——水器,做成了鸟形,粗短的脖子,嘴巴微张,表情呆萌。虽说这是水器,但装的不是水,那是什么?一定是特别的液体,因为有些盉上面还有滤孔,说明灌水时要过滤,那一定不是自来水。而良渚人做的喝水的杯子,明显太简单了些。
崧泽人都是童心未泯的“母亲”,她们做的陶器,很多都是动物形状的,就算不是生活用品,只是一件冥器,也要卡哇伊。比如一件甑鼎盖钮的双兽堆塑,上面是两只不知名的动物纠缠在一块儿,中间是个蒸架,可以蒸东西,但太迷你了,小笼包只能蒸一个。
PK2:纹样图案
再比纹样。
这只“鸟”的身上,还穿了一件如今时尚界很流行的复古粗棒针纹样的“衣服”,这可是一笔一笔刻出来的。当时的竹编,也编成这个样子。再看另把塔形壶,脖子上还做成镂空的。而同样是壶,良渚人做得笨头笨脑,太过规矩了,难道一进父系社会,东西都因此粗糙了么?
其实,这种镂空的风格,到了良渚已经不太有了。而这短短600多年,全国陶器界的设计者们竞争很激烈。北方的彩陶,是以色彩取胜的,红、白、黑,少量的黄,色彩明艳。而我们南方,彩陶不发达,那拿什么来PK呢?
崧泽人用细腻的线条、刻画,尤其是很有意境的镂空,设计出层次感来。所以,北方流行烟熏妆,我们的陶器是素颜美女。从这点来看,崧泽文化不愧是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最后阶段的总结。
PK3:玉器首饰
前两轮,良渚人明显占了下风,最后一轮,要比比玉器,他们的腰板又挺得直直的——锦衣玉食,说的就是良渚人的生活,我们有发言权。但是,这种荣耀感,只限于良渚的男人。
你如果翻翻这几十年良渚遗址的考古成果,会发现大量的重量级玉器,都是男人在用。比如玉钺,那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玉琮,那是巫师的法器;还有三叉形器,很威武,这是男性首领的头饰。就算是墓地数量,女人的也不多,10座墓葬,女人可能只占3座。
而崧泽人的玉器,最重量级的是璜,这是女性首领身份的象征,戴在脖子上。虽然有的地方,男人和女人都会用璜,但崧泽文化发现的大部分遗址,经过人骨鉴定之后,发现多数是女人。而到了良渚,璜越来越少,女性变得不占地位。包括随葬品,一开始女性墓葬里还放了点东西,后面放得越来越少。
包括崧泽女人戴的玉玦,就是耳环,而比之更早的马家浜女人,距今七八千年,就在用玦了,崧泽也继续在用,但到了良渚,基本就没有了。
为啥?流行都是此消彼长的,新东西出现了,老东西不能老守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