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发现3块清代石碑 载当年奉旨治理水利内容

      洛社镇保健村日前在拆除一处观音堂时,意外发现三块清代石碑和两尊古石像。内容涉及皇帝圣旨、运河治理、开凿泄洪等记载,保存完好。
      
      记者在保健村一家不起眼的企业车棚里,看到三块石碑均为青石刻制,落款年代分别是康熙二十七年十月、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乾隆三十三年四月,碑文是楷书,配有纹饰,载有康熙、乾隆的圣旨,以及地方政府奉旨治理水利的内容。两尊石像高度约为80厘米,一尊观世音、一尊弥勒佛已被当地村民送进了一座庙里。
      
      记者在村里采访了一些高龄老人,老人们说,这两尊古石像也有好几百年历史了,他们小时候听老一辈人讲过。观音堂以前叫圆通庵,里面既供奉观世音、也供奉弥勒佛。
      
      据该企业老总强国平介绍,保健村住基村民小组位于直湖港旁边,观音堂也在此处。北临运河,南通太湖,属于当地政府水利工程改造区域,所以要做拆迁。不久前,拆迁公司的挖掘机在拆除这座清代观音庙时,意外发现了这3块石碑和2尊石像。石碑是在墙体内发现的,当挖掘机把墙挖倒时,3块石碑从倒塌的墙内暴露出来,两尊石像也是藏在观音堂里在拆迁过程中被发现的。
      
      洛社镇文体站负责人表示,洛社是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重要水陆码头,工商业发达,素有小无锡之称。这次发现康熙、乾隆年间的石碑,应该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已报告上级文保部门,并联系了相关的文物专家对石碑、石像进行考证,然后再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采访中了解到,洛社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古镇。至少在东晋时代就存在了。见于各朝代的文字记载也不少,在南宋咸淳四年重修的史书《毗陵志》、南宋德佑丞相文天祥《吊五牧》诗等许多古籍着作中都有提及。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