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店完整重现3400年前塞北古石城

经过内蒙古文物考古人员两年来的细致发掘,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村阴河左岸的洞子山上,一座与中原夏代同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重新展现出来。这一重大发现日前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2006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之一。

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是在2005年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建设时发现的,面积9000多平方米,由一大一小两座石城组成。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治中介绍说,这处遗址基本未被后世扰动损毁,遗迹间也不存在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因而最大限度地保留着它的初始状态,更为弥足珍贵。

石城遗址距今4000年至3400年左右,发现的遗迹主要有:石砌圆形建筑基址、半圆形建筑基址、石墙、积石台、零星墓葬等。到目前为止,城内共发掘圆形建筑基址65座、窖坑49座、积石台16座、不同时代的墓葬10座。

大城发掘面积约7500平方米,城内屋舍俨然,道路通达,布局清晰。现已清理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院落20余处,基本由单、双圈建筑基址及窖坑、石墙等设施构成,院落之间多有一条共用的院墙,呈现出遗址内诸多院落由高到低、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双圈建筑的外圈直径8米至10米,内圈为室,外圈与内圈之间形成一周“回廊”,中间多有隔墙。单圈建筑的面积略小,直径3米至5米,一般是作为双圈建筑的附属出现。室内都有泥土筑就的使用面,面上有用火的痕迹,并遗有陶鬲、陶罐等器物。

其中一座编号F30的院落几乎坐落在遗址的最高处,城内两条南北方向主干道中的一条通向遗址,处于石城的核心位置。院落为一石砌双圈建筑,其门道地面铺砌有石板,踏痕清晰可见。外圈石墙内侧填土,更像一个土石混筑的台基,台基上砌一单圈建筑,建筑内发现多层加工的硬面,最上层抹有白灰。

考古人员清理出大城城墙140多米,发现了15个马蹄形的马面,马面石壁与墙体石壁交错砌筑。马面多数用三圈砌石筑就,少数为双圈砌石。大型马面中心用黄土填实,个别马面一次性砌成。马面之间的距离大抵在2米至4米之间。

小城与大城相连,四周环列石筑的城墙,占地面积约1585平方米。考古人员分析,这种大小两城相配置的建制较为普遍。从出土遗物和城内建筑形制分析,可以肯定它们是一种共存关系,而非前后为继。这种现象应为当初先民们在规划建设聚落时,出于某种考虑而作出的选择,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一种观念。

城址出土夏家店下层文化遗物较少,除石磬、人面纹岩画等精美器物外,还发现两枚刻有类似文字符号的陶片,每片一个字符,作上下结构,具有典型的表意特征。在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存在如此成熟的文字类符号,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郭治中研究员从事田野考古工作20余年,他说,像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这样的遗址,在辽西地区以及内蒙古境内极为少见,以往更没有大规模全面揭露挖掘的先例.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