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家族史83代族人 孔子后裔:预计已超200万

《孔子世家谱》进行第五次修订——

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的最新统计,正在进行第五次修订的《孔子世家谱》最新收录的孔氏族人预计将超过200万人。

受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委托,1998年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堂弟孔德墉在香港注册了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开始收集族人资料,进行第五次修订。此后,协会在世界各地建立了450多个续修机构,9年间,陆续收到130多万孔子后裔的资料。目前,资料登记工作已全面结束。

据续修工作协会有关人员介绍,这新增的130多万人是根据缴纳入谱费人次计算得出的,已故孔氏族人可免去这一费用,并不包括在这一数字内,加上最近一次修订的民国谱中的近60万名孔子后裔,新谱最终录入人数将可能超过200万。

按照明朝以来的惯例,《孔子世家谱》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但受历史条件限制,只大修了4次,分别在明天启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最近一次是在民国时期,收录近60万人,由孔德成主持。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孔子世家谱》编辑部主任孔德威说,到2004年底,续修协会已收到至少100万份后裔资料,本打算停止登记,但后裔入谱愿望强烈,从世界各地报送材料的人数越来越多,协会不得不将登记工作延长至2007年底。

根据目前已登记的后裔资料证实,孔子后裔已繁衍至第八十三代,辈分最小的是“念”字辈的一名10多岁的女孩,现在辽宁省。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孔子世家谱》,不仅反映了孔子后代繁衍的图景,而且它本身的悠久和完备程度超出了一般家谱,在中国家谱中占有特殊地位。

孔德墉说,续修《孔子世家谱》是为了家族,更是为了传承文化和历史,是孔子后人必须担负的使命。孔子家族史与正史、地方史志一样,是一个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世家谱》与同时期的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据了解,修订后的《孔子世家谱》的意义已不仅局限在历史领域,由于新家谱将实现数字化,并被赋予了分类统计功能,对研究儒家学说及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的价值。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