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考古队在阿富汗巴米扬遗址发现千年新石窟

据日本NHK网站10月10日报道,12年前,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曾遭到塔利班政权破坏。今年9月,日本考古学家在当地发现新的石窟,并表示:“这对了解佛教在巴米扬地区的传播有着重大意义。”

据悉,位于阿富汗的巴米扬遗址约建成于5世纪至9世纪,共有1000多处石窟,上刻有佛像及壁画。石窟分布在东西长约5千米的溪谷上,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遗址,已被列为世界遗产,然而位于其中心的巴米扬大佛在12年前被伊斯兰武装组织塔利班破坏。

为继续保护及复原工作,日本东京文化遗产研究所考古学家于今年9月末赴当地调研以期重启3年前因当地治安状况恶劣而停止的工作。此次,日本考古队在与被破坏的巴米扬大佛所在遗址的中心地带相距三千米处发现覆土掩盖的新石窟。此前曾在此附近发现过多处约成于7世纪后期的石窟,而此次最新发现的石窟建筑样式迥异,由于它们与大佛附近的石窟较为类似,可以推断建造年代约较此前发现石窟早100年。

负责调研的和光大学名誉教授前田耕作教授表示:“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巴米扬遗址从其中心地带逐渐延伸到周围的山谷,而这次在稍远一些的地方同样发现了古老的佛教建筑,这着实令人惊讶。此次发现对研究佛教在巴米扬地区的传播有着重大意义。”

石窟呈“八角形”

此次发现的石窟在此之前一直在覆土掩盖之下。由于巴米扬地区附近开始建设住宅,覆土作为住宅墙壁及地基材料被挖出,而掩埋在地下的石窟也有部分露出表面。

据悉,日本考古队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参观石窟时,石窟下半部分仍然掩埋在土里。此次发现的石窟深约4。5米,底部距天花板4。5米,内部为八角形,房顶为拱形。石窟内部的墙壁上还留有壁画的残痕,日本考古学家猜测它们是佛教壁画。

巴米扬遗址修复工作停止后何去何从?

日本考古队此行调查最大的目的则是了解巴米扬遗址在保护及修复工作中断的三年里因风化作用受到的影响及损伤程度。

据了解,除日本外,德国和意大利也参与了巴米扬遗址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其中,日本专家负责对1000多处石窟内部的壁画进行修复及保护工作。此次调查并未发现壁画有较大损伤及破坏。不过,多处石窟由于风化作用出现裂纹需要进行修补,而参与调查的东京文化遗产研究所室长山内和也表示应尽快重启遗址保护工作。

另一方面,由于巴米扬地区治安已稳定下来,外国游客也开始陆续参观。对此,山内室长表示:“为了提高当地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热情,也应思考运用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