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佛脚平台新发现唐代大像阁柱洞遗迹

笔者从乐山大佛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为加强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乐山大佛的保护,四川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报经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同意,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组建联合考古调查队,开展了乐山大佛景区文物考古调查测绘工作。目的是调查大佛景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数量、文化内涵,摸清家底,建立科学的景区文物数据库,尤其是乐山大佛的数据库,为乐山大佛保护、管理、维修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今年适逢乐山大佛建造1300周年,以本次考古调查测绘工作成果为乐山大佛建造1300周年献礼。

日前,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的联合考古调查队在对乐山大佛佛脚平台进行调查时,意外发现乐山大佛双脚之间的一个大约10平方米的小平台上密布柱洞遗迹。因该处原是杂草丛生未被发现,经初步清理发现直径大小、深度不一柱洞10余个,柱洞内出土物有较多布纹瓦片、瓦当残片,黄色、绿色琉璃板瓦、筒瓦残片的发现尤显珍贵。

据史载,乐山大佛建造竣工时曾建有楼阁保护。晚唐诗人薛能诗《凌云寺》“像阁与山齐,何人置石梯”,宋?范成大《吴船录》“登凌云寺。寺有天宁阁,即大像(乐山大佛)所在,……为楼十三层,自头面及其足,极天下佛像之大……。”可惜毁于宋元之际战火。大像阁的建造为大佛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避免了阳光的直接照射,雨水的冲涮,起到了极其重要的防风化作用。本次调查发现的柱洞遗迹经专家初步研判应为唐代大像阁柱洞遗迹,黄色、绿色琉璃琉璃板瓦、筒瓦残片等也为大像阁建筑构件。本次重要发现,对于研究和复原唐代大像阁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发稿,乐山大佛佛脚平台的考古调查测绘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