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摩崖石刻群

 

广西摩崖石刻群位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雷婆岭。距南宁45公里,经由邕宁往灵山县道由西向东穿越雷婆岭北麓。经文物专家初步考察,摩崖石刻多为清代作品,共有书法石刻上百幅,石刻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在我国实属罕见。目前,该城区已将此列为建设“文化邕宁”工程项目,重点保护开发、挖掘,使之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和著名的旅游胜地。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委办资料显示,巨岩石壁上留下前人探幽寻胜、品石抒怀的足迹,岩壁上众多的文字石刻都出自清代嘉庆、道光、光绪、宣统各个时期,内容大致为赞颂当地风貌风光、记载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文字和一些佛教经文等,既有横幅、条幅也有圆幅和对联,字体有正楷、行书、魏书、隶书等,均为阴文,字体娟秀,石刻刻工之精细,表现手法独特,字体的多样在国内罕见,而且每幅石刻的边饰的刻工都很考究。其中最大的一幅横幅长3.18米、宽1.24米,最小一幅为圆幅的“心”字,直径约0.46米。据前往考察的专家说,他们曾经考察过国内不少摩崖石刻,但像雷婆岭石刻这样每一幅文字均注重装饰的,并不多见,且现代书法装裱艺术与这些石刻的表现形式是一脉相通的,雷婆岭摩崖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研究价值,为研究岭南历史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藏在深山中的摩崖石刻,已成为了镌刻在悬崖绝壁上的历史谜团,有待专家学者研究。 

 

    摩崖石刻地处雷婆岭山顶上一个宽20米、长数百米的悬崖中,两边山悬谷深,地势险峻,蒙满苔藓的老树遮天蔽日,古藤沿岩攀挂,人烟稀少,即使是三伏天,也清凉宜人,令到来的游人仿佛进入了天然空调房,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将成为人们探幽寻胜,度假消暑、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附近村民在此举行祭祀、舞龙舞狮、放花炮等活动,场面十分热闹壮观。岭上距石刻100多米处有一无底洞,至今仍无人能窥知洞中奥秘,充满神秘色彩。

 

责任编辑:晓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