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沦落废品收购站 一级文物金代官印回归记

一块从废品收购站里捡回来的“铜疙瘩”,被家里的小男孩当做玩具,拴上一根绳子,拖拽着满村子跑,而就是这个在当地人眼里不值一钱的“铜疙瘩”,后来被专家鉴定为罕见的金代印章。如今,这件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被珍藏在市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毕丛良现在是市文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20多年前,他还是黑龙江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他亲历并见证了这枚宝印从发现到捐献给国家的整个过程。

据毕丛良讲,那是1986年,省考古专家张泰湘老师到黑龙江大学给83级学生讲考古课。张老师讲课诙谐幽默、形象生动,同学们都很爱听,课后同学们常向张老师请教问题,张老师总是有问必答。班里有一位来自当时的阿城市的叫王姝颖的女同学听得非常认真,她家就在金源文化的发祥地,那里会不会有金代流传下来的物件呢?她猛然想起:早年,在废品收购站工作的舅舅曾捡到过一块四四方方的“铜疙瘩”,虽然上面刻有字,但周围的人都不认识,谁也没在意,随手丢给王姝颖的弟弟,小男孩把它当成了一个好玩的玩具,拴上一根绳子,拽着满村跑。听了这位女同学的描述,张老师请她将“铜疙瘩”拿来看一下。王姝颖回到家——离松峰山不远的一个村子,将弟弟的“玩具”带回学校。张老师接过后仔细端详,虽然上面刻的是“九叠篆字”,极难辨认,但张老师还是很有把握地告诉王姝颖,这应该是一枚金代的印章,是一件文物。“既然是文物,就把它捐给国家吧!”如今,这枚印章被珍藏在市博物馆。

这枚印章边长5.9厘米,印文两行八字,为“迷里迭河谋克之印”。据市文物站站长刘云才介绍,“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组织,是以千夫长、百夫长命名的一种军事组织,它源于原始的狩猎生产组织,谋克印应该是地方政府的官印。这枚宝印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已无法考证,但金代印章流传下来的非常少,所以显得更为珍贵。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