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曹操墓再起波澜 著名考古学家称安阳仍不宜定论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曾任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的徐光冀近日发表了一篇名为《"曹操墓"仍不宜定论》的文章。有关"曹操墓"真假的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80多岁的徐光冀老人称曹操墓发掘期间他曾先后三次到达现场。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认定河南安阳市西高穴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从这个时期开始到如今已经两年多。

在随后《考古》2010年第8期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县文化局也联名发表了《河南安阳市西高穴曹操高陵》的发掘简报,发掘简报就认为这个墓“应为魏武王曹操的高陵”,并提出了十条理由和证据。

但徐光冀认为,尽管曹操提倡节俭办葬礼,但是他的陵墓应该是‘位在诸侯王之上’的规格,而西高穴2号墓的规格和身为当时长平侯的曹休的墓葬大体是相似的,属于同一等级。因此在徐老的眼中,目前所发现的曹操墓还不具备唯一性,尚不能下确切的定论。

发掘简报认定西高穴2号墓就是曹操墓的另一个重要证据就是“鲁潜墓志”,鲁潜是后赵时期的官员,他的墓志在1998年4月份出土于河南省的安阳,鲁潜与曹操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是就在这个墓志当中明确而又详细指出了曹操墓的具体位置,河南专家也正是根据鲁潜墓志指引的路线才按图索骥,锁定了曹操墓最终的墓志。

徐光冀指出,鲁潜墓志内容的确与我们常见的一些墓志内容不太相同,但是因为鲁潜墓志与鲁潜墓分离,所以我们不知道鲁潜墓在何处,这就使鲁潜墓志的科学价值大打折扣,所提供的具体位置也不是十分可靠,以它作标尺自然更不可靠,这是考古学的常识,徐光冀也认为发掘简报的论证是不严谨的,因此他觉得西高穴2号墓可能是曹操高陵的一座陪葬墓。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专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宣布曹操墓的考古成果和专家认定曹操墓的六大依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河南省文物局当时就对外宣布,三国枭雄曹操的陵墓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其中2号墓就是主墓。

河南省文物局认定其为曹操墓,一些学者和社会名流提出了质疑和担心,围绕了墓主人是不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一代枭雄曹操,当时学术届与相关人士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且也迅速演变成一个席卷社会各个层面的公共文化事件。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