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出土文物3.5万多件(套)

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获悉,经过7年不懈努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基本完成既定目标,截至2012年12月,累计完成考古发掘项目123处,完成考古发掘面积31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3.5万余件(套)。

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流域通往关中的要道、南北文化交汇地,各时代文化遗迹非常丰富。作为楚文化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这里曾出土了王子午鼎、王孙诰编钟、青铜神兽、云纹铜禁等国家一级文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丹江口库区将新增淹没面积370平方公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批复实施考古发掘和搬迁保护文物点127处、考古发掘面积328380平方米。

2005年,国家文物局启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淹没区文物抢救发掘工程,至今已完成了坑南旧石器遗址、下王岗遗址、下寨遗址、全岗遗址、徐家岭墓地、龙山岗遗址、沟湾遗址、马川墓地等123处文物点发掘工作。

徐家岭墓地清理的一座战国早期楚国贵族墓葬,出土了一件铸有岁星纪年多达49字铭文的小口鼎,根据岁星纪年推算,鼎的铸造年代为公元前507年,证实了楚国在春秋时期用岁星纪年的事实,这件小口鼎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唯一一件有岁星纪年的实物,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下寨遗址发现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时期文化堆积,对探讨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扩张,考古学上楚文化的形成,以及豫陕鄂三省及其邻近地区文化的基本面貌、交流与融合等课题,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据悉,按照丹江口库区在2014年汛后通水的时间表,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将于2013年上半年全部结束。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