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一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杭召开(组图)

2012年11月27至29日,由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隆重召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国第十一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开幕式 王蔚波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浙大副校长罗卫东(左)与中科院大学王昌燧教授交流 王蔚波摄

大会开幕式由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曹锦炎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中德人类演化实验室主任王昌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赵志军研究员,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罗卫东副校长指出: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突破口,浙大的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研究,在文化遗产研究院集中浙大众多自然科学的研究优势,建立了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基地,其必将对浙大乃至全国的科技考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昌燧教授回顾了我国科技考古的发展历史,认为:在全国科技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科技考古在研究领域、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赵志军研究员讲到:我国的科技考古发展越来越成熟,在考古研究的地位愈发重要,他希望我国的科技考古研究,能够在自然科学与考古之间发挥更多的“技术翻译者”角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与会代表考察良渚遗址 王蔚波摄

来自40多家国内(含台湾)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百余名代表,既有蜚声中外的专家,又有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和朝气蓬勃的学术新秀。大会接收论文百余篇,充分展示了近年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发展状况和方向。会议代表中,青年骨干,特别是年轻学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反映了我国科技考古事业人才辈出,后继有人,充分显示出我国科技考古事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会议围绕地域考古、文物研究与文物保护、生物考古和环境考古四大研究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饶有兴致的考察了良渚遗址。这次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考古领域的深入、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