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地宫出土文物证明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有玻璃制品

在杭州雷峰塔地宫舍利函开启过程中,出土了一个神秘的玻璃瓶。难道1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制作玻璃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锦炎就此向新华社记者披露说,舍利函中出土的薄胎蓝色葫芦状小瓶确实是玻璃瓶,而且的确是我们的古人制作的。曹锦炎的说法随后得到了宋元考古专家徐苹芳先生的肯定。

曹锦炎表示,这个玻璃瓶并非国外传入的玻璃制品,当然与我们现在所用的玻璃也有本质的不同。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采用特殊工艺制作出来的铅玻璃。他说,这种玻璃制品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因此数量极少。在信奉佛教的唐朝和吴越王国,它仅被王室用来作为供奉佛祖的宗教用品,因此显得弥足珍贵。他指出,这个小小的玻璃瓶同样是国宝级文物,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1000多年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