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发现西汉早期至魏晋时期的古墓葬48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蓝山五里坪古墓群发掘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墓大部分封土堆保存完好

近日,在湖南蓝山县规划为新工业园区范围内的古墓葬考古发掘已完成阶段性考古工作,共发掘西汉早期至魏晋时期的古墓葬48座。专家介绍,五里坪古墓群发掘出土的文物和墓葬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楚越两个民族文化互相影响的事实,对研究蓝山县汉代的民族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墓群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群曾发掘铭文砖 刻有汉灵帝年号

五里坪古墓群位于蓝山县城东北三公里外的一片平岗丘陵中,距南平故城遗址约1公里,保存在地面的封土堆约五百余座,土堆高约1-4.5米,直径3-15米不等。墓葬主要分布在县原氮肥厂西至城腹村竹山湖、五里村皮毛峰等处的山林中,墓葬之间隔距离较大,方向有东西向也有南北向。

1984年-1987年6月,文物专家对蓝山11座古墓进行发掘,其中,在9号墓室发现一块铭文砖,上有“熹平元年”字样。据文物专家介绍,“熹平”为汉灵帝年号,“熹平元年”即公元172年,为这一墓群的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对这11座墓葬的清理发掘中,共出土文物81件,以陶器为主,有陶罐、陶钵、陶权、陶屋、铜镜、铁插、五铢钱等物。其中,一件白釉陶碗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大部分文物保存完好。经田野考古调查发掘证明,这一地域古墓分布极为丰富,大部分封土堆保存完好,对于研究蓝山汉文化和地方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考证蓝山县治变迁具有极其珍贵的参考价值。

五里坪发掘西汉早期至魏晋时期的古墓葬48座

2012年7月,为配合蓝山县新型工业园区工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处组织考古队进驻蓝山县五里坪,开始对新工业园区范围内的古墓葬进行考古发掘,近日完成阶段性考古工作,共发掘西汉早期至魏晋时期的古墓葬48座。

据永州市文物处处长赵荣学介绍,五里坪古墓群就是南平古城居民的墓葬区。南平故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至宋绍定年间,县治于此,今留有方形土城遗址。东墙长224,墙高25,宽22,墙内发现大量汉砖瓦和印纹硬陶残片,还有战国铜矛。除表层发现部分唐代陶瓷外,大部分是秦汉时期的遗物。墓葬的发掘,对研究汉代蓝山历史、文化及楚越民族关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