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古代文献中的“哥窑”位于浙江龙泉

最为神秘的中国古代陶瓷名窑之一“哥窑”有了新的定位,近年来龙泉黑胎青瓷考古取得了重大成果,国内多位专家论证认为,根据上述考古发现和明清文献,可以将古代文献中的“哥窑”确定在浙江龙泉。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龙泉青瓷博物馆8-9日在浙江龙泉举行“2012龙泉黑胎青瓷与哥窑论证会”,主持龙泉黑胎青瓷考古工作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沈岳明研究员在9日晚上向新闻媒体发布了与会专家的上述共识。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福建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20多位与会专家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分析论证会,他们考察了窑址现场和瓷器标本,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窑、钧窑和定窑其窑址已经确认,而官窑中的南宋官窑其窑址也在杭州出土,唯独哥窑窑址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古陶瓷学界反复争论的课题。龙泉当地长期流传着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各掌哥窑、弟窑的传说,而明代文献中也有类似记载,但是学界几经反复,未有定论。

2009年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龙泉青瓷博物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向龙泉黑胎青瓷这一谜题进军。他们在已有的溪口瓦窑垟窑址和新发现的小梅瓦窑路窑址中找到了烧制黑胎青瓷的龙窑遗迹,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黑胎青釉瓷器标本。

在分析论证会上,众多标本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它们都符合明清文献中记载的宋代哥窑特征:黑胎、紫口铁足、胎骨厚薄不一;青色釉,深浅不一,开片呈浅白断纹。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在考察窑址现场和观看瓷器标本后表示,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根据文献记载,与会专家将这些瓷器的窑口(产地)定称为“龙泉哥窑”。他同时表示,龙泉哥窑瓷器与宋代官窑瓷器有相似之处。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秘书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表示,此次在龙泉出土的黑胎青瓷有仿青铜礼器的器型,一般出现这种器物必与官府有关。官窑既有专为宫廷烧造,也有为官府烧造的,可以认定龙泉哥窑是具备为官方烧造瓷器性质的窑口。

北京故宫、台北故宫等少数大型博物馆还收藏了一批与龙泉哥窑瓷器有别的“传世哥窑”瓷器。对此,耿宝昌表示,传世哥窑瓷器与龙泉黑胎青瓷确实不同,这也是此次大家将后者称作“龙泉哥窑”的原因,但他相信对两者的研究最后会归一。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毅则表示,围绕哥窑的争论主要就因“传世哥窑”与“龙泉哥窑”而起,此次与会专家明确将两者区分,并将后者确定为符合历史文献记载的“哥窑”,而前者则留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