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禁书在福建发现

明代禁书里湄洲岛叫“湄洲屿”,国民党民团团长抄写的乐谱像“画符”,清代诗集“书中有书”……近段时间,涵江区档案馆从民间发掘一批历史文化古籍,记者昨日前去“先睹为快”,发现这些泛黄又破烂的古书里藏着许多“奥秘”。
据涵江区档案局局长方明坚介绍,这批古籍300多册,时间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古籍包括宗教类古籍、史志类古籍、国学类古籍、医学类古籍,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他类古籍,其中,具有莆田地方特色的书籍约占四分之一。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更具有丰富的文献价值。档案馆将建一个特藏室,保管古籍,并在适当的时候向群众展示。
最“神秘”的禁书提到湄洲岛
明末的《潜确居类书》在乾隆四十二年列入禁毁书目。此次,竟然被涵江区档案馆收集了19册。
方明坚说,《潜确居类书》是史志类古籍,作者是明末史官陈仁锡。被列为禁书,是因为书中介绍了满清的发源地是荒凉蛮夷之地,引起清廷的不满。
记者在书中还找到了对莆田湄洲岛的描述,发现明代湄洲岛是叫“湄洲屿”,书中记载的是“湄洲屿在兴化府城东南海中”。
最“年长”的古籍 450多岁,作者是王安石
一套明朝嘉靖年间版的《临村先生文集》是这批古籍中最“老”的书籍,距今有450多年历史。文集的作者是北宋丞相王安石。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翻开《临村先生文集》,记者看到书中记载着王安石书写的诗歌、著作、墓志铭等。
方明坚说,此次发现反映国学的传统著作非常多,像《周礼疏》、《礼记集说》、《杜诗详注》、《诗经旁注》、《左传》、《孟子》、《淮南子》、《庄子》、《公羊疏》等,内容丰富,涵盖经、史、子、集等。
最“价值”的古籍清版《通志》,完整度堪称全国第一
此次,发现最有价值的是一套清代刻印版本的《通志》。这个版本的《通志》共有60册,此次档案馆收集了42册。目前全国范围内,都没有全套的版本,这已经是全国比较完整的收藏。
据了解,《通志》近700万字,始于三皇,终于五代,被收入《四库全书》。作者是莆田人郑樵,他是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的《通志》与唐杜佑《通典》、马端临《通考》合称“三通”,为古代知识分子必读之书,有“士不读三通,是为不通”的说法。
最“奇怪”的诗集诗中有诗,藏着动人的故事
一本民国二年上海中华图书馆印行的《湄君诗集》里竟然还附着一大部分《筱云诗集》,令人倍感奇怪。诗集找不到古籍的作者名字,序言却道出了“诗中有诗”的答案。诗集的序言写于清嘉庆十二年。序言记载着钱塘的秀才陆筱云回河南老家时病倒,借住在白下的一户人家家中。最终陆筱云死去了,他无儿无女,无亲无故,仅留下自己写的100多首诗稿。《湄君诗集》的作者后来收藏了陆筱云的诗集,又从一位叫袁子兰的家中再收集了100多首陆筱云的诗稿,合编为两卷《筱云诗集》,附在自己的《湄君诗集》后。
最“晕眩”的乐谱
像“符咒”,只有莆田老艺人才看得懂
一本封面结实的蓝皮本,满是奇怪的符号。古代的符咒?清代的满文?其实,这是莆田民间特有的“八乐”乐谱。
这本乐谱是国民党民团一位团长抄写的,收录了100多首曲乐。乐谱封面记载了“大东”和“开源”几个字,但不知道什么意思。封面还有“民国二十九年”的落款。这种乐谱现在估计只有上了年纪的莆田民间老艺人才看得懂。
除了这本乐谱,档案馆还从山区收集了一本手抄的《梁祝唱词》和一本《十二月中国杂诗》。这种唱词在莆田民间称为“梆鼓咚”,现在会唱的人已经不多,是急需抢救的非遗项目。
最“勤奋”的读者
两位莆田清代进士,留下许多批注
“此次重要的发现还有两位莆田清代进士写的文集。”方明坚说,分别是涂庆兰的《荔隐山房集》和郭篯岭的《吉雨山房遗集》。
方明坚告诉记者,莆田人素以“家贫子读书”为荣,其中有许多人以著书、刻书、藏书扬名后世,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典籍,成为祖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是莆田文献名邦的历史见证。在整理古籍时,他们发现许多古籍中有许多批注,可见莆田自古就具有浓厚的读书氛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