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水镇土桥闸遗址出土清朝镇水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梁水镇土桥闸遗址自2011年被评为十大考古新发现后,一直在陆续出土瓷器、陶器、石碑等珍贵文物。10月30日,在东昌府区文物管理所,记者见到了该遗址新出土的文物镇水兽,专家称,其为清朝年间雕刻,名为“蚆夏”。

记者看到,这尊镇水兽轮廓清晰,呈现卧着的姿态,表情温和,身上盖着薄薄一层土质,只在棱角处能看到石头本身的灰黑色。据东昌府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李燕介绍,这尊镇水兽长约1米,宽40公分,高45公分,雕刻石质采用的是青石,专家鉴定认为其为清末所雕刻,名字叫“蚆夏”。李燕说:“这尊镇水兽是在土桥闸的东南角发掘出来的,之前已发掘出3尊,其中一尊与这尊一模一样,还有一尊形象表情比较凶猛,呈现坐姿,另一尊是残缺的。这4尊镇水兽的出土位置,正好处于土桥闸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据专家称,中国的桥梁,从古至今大多服从于其结构和功能,而不注重装饰,即使装饰,也多在桥梁的附属构造上。比如栏板和望柱——都是可驻瞻之处。“镇水兽”是龙的一种,按龙生九子排序,“蚆夏”为龙的第六子,百姓认为其能镇伏桀骜不逊的桥下“水怪”,达到防治水患保平安的目的,于是常在造桥的时候雕刻其形象,置于水边或者桥柱上。还有一种叫螭,也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刻栏板柱头或拱券龙门石上,称为螭首散水。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