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发现一罕见清至民国时期“寨堡古建筑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影壁及射击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号院大垂花门。

近日,河北省文物普查队第5小队队员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发现一处罕见清至民国时期大规模民间“寨堡古建筑群”,该古建筑群占地面积达四万多平方米,并有街道互通,当地人俗称“王家大院”。

此处古建筑群位于矿区界城镇西老鸦峪村东部,紧临河边,向东有一石桥与东老鸦峪村相连。该古建筑群以布瓦硬山四合院为主(占95%左右),另伴有几处硬山布瓦二层楼式院落为重点建筑。该古建筑群结构为砖木结构,硬山布瓦顶,布局上以正房(西房)南北厢房、东倒座、垂花门和影壁等部分组成,在街道交叉处设有穿心楼式堡垒建筑。

该古建筑群的主要特点:首先,所有院落均坐西朝东,与传统古建筑的朝向不同,比较特异。其次,居住与防御一体,所有院落都有防御设施,在建筑时已设计完成,八角楼上有瞭望室,射击孔。每处院落进门处都设有射击孔隐藏在影壁上及其他位置。设在厢房水缸下的地道以备防御失败后转移。再者,讲究装饰,如门窗上的木雕作、房屋墙壁上砖雕饰、影壁上的花鸟和树木砖雕。最后,东西向的一条路将建筑群隔开,北面建筑物少、档次较低,占总面积的1/4;南面建筑群规模大、档次高,占总面积的3/4。

据当地发现的民国十六年王姓墓碑记载,这一大规模建筑群在民国时归当地王氏家族所有。王氏家族在清代曾出过一位国子监大学士王心铨。王氏在清代从河南迁移至此,在民国后期家境败落。现保存完整的院落有十几处,当地政府、村委会为了保护这一古民居建筑群,近年已经将村民住户全部迁出另建新房,以期将来作为一处景点供人观赏。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