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青龙山发现道光年间石碑 主人为饱学之士(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烟台福山区的高鹏先生拨打96110热线电话称:他在青龙山上发现一座道光年间的石碑,估计有一定的价值,他希望相关部门关注。

昨天上午10时,记者随同报料人高鹏从北面登上青龙山,去探访他发现的石碑。

 “石碑是我早上爬山时发现的,不是很隐蔽。”路上,高鹏介绍,他常爬青龙山,以前一直没太留意山上会有历史遗迹,直到昨天在路边发现这块具有百年历史的石碑,才知道这山不寻常。

 从山下往上爬了大约20分钟,记者见到了高鹏发现的石碑。石碑横卧在山路旁边,四周是枯黄的野草,其长约150厘米,宽约60厘米,厚约20厘米,正面中间刻着“皇清处士钟公之墓”字样;右上方刻着小一号的“道光二十二年岁次壬寅仲秋立”;左下方刻着“子九思、常”。

 “从刻字来看,墓碑主人姓钟,‘皇清处士’是指清朝时的某个职位。”喜爱历史文化的高鹏说,处士具体是啥职位他不太清楚,他自己觉得跟曾经的科举考试制度有关,应该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墓碑的主人是谁呢?这墓碑是否具有史料价值?为解开这个谜团,记者联系到了烟台福山区的民俗专家吕伟达。

 吕伟达介绍,墓碑上的“皇清”就是现在说的清朝,不过在那个年代一般需要敬称,民间俗称为“皇清”,而“处士”则是民间一些有学识、有德望又不愿意考取功名的饱学之士的自称,他们未考取秀才、进士等功名,类似现在说的教学先生。

 吕伟达说,青龙山附近有个钟家庄,当年村庄居住的全是钟姓人士,他记得清朝年间该村出过一个举人,再高的官位似乎没有。这块墓碑应该是钟处士的儿子九常和九思在清朝年间立起来的,也就是道光二十二年,距今170年。虽然现存完好,但史料价值不大。

 “以前,青龙山下生活着几个大家族,他们的古墓都在此地。”对民俗文化深有研究的吕伟达说,后期青龙山成了公墓的安置地,清朝年间的石碑还能找到一些。

谈到石碑,吕伟达表示,目前我市发现最名贵的是龙头碑,现在保存完好的没有几块,烟台福山区有一块陈放在王懿荣纪念馆。据考证,那是王懿荣父亲的,但不是原碑。吕伟达说,龙在古代是皇家的象征,不是皇亲贵族竖龙头碑需要得到皇帝的授权和册封,历来弥足珍贵。

责任编辑:倪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