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考古人员历时1月 揭取4幅晚唐五代时古墓壁画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一座晚唐五代时期贵族墓葬的壁画进行揭取保护,壁画的揭取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从6月15日开始,考古人员花费1个月时间揭取4幅壁画,7月11日至16日,记者多次前往现场打探,见证千年壁画离开大地的过程。
相关链接
壁画基本上都是由壁画支撑结构(墙壁或岩壁)、地仗层及颜料层三个部分组成。地仗层材料为澄板土、沙子、棉花、麻刀、碎麦秸、胶、矾、蛋清等调和而成。地仗层表面用白灰泥粉刷成厚1毫米左右的壁画表层,然后在上面作画。地仗层非常容易从墙壁或岩壁上成块剥离并且不损坏壁画。
【壁画】
夫人簪牡丹,侍女着男装
2012年2月至6月,为了配合洛南新区龙盛小学建设,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工地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古墓葬70余座,包括西晋、北魏墓葬各一座,其余为唐五代时期。6月15日起,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中一座晚唐五代时期贵族墓葬的壁画进行揭取保护,截至7月15日晚10点左右,4幅壁画全部成功揭取。
这座墓葬由台阶式墓道、甬道、墓室3部分组成,墓室为圆形,直径约4.5米。据介绍,该墓葬历史上曾遭多次盗窃,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墓道里发现一个现代的矿灯,墓葬主人棺椁已经腐朽,墓志也丢失了,无法判断墓主人的身份。该墓葬出土一枚写着“开元通宝”的铜钱、一面铜镜、一个熏炉及一些镏金的泡钉,根据墓室形制及出土的物品等,考古人员推测该墓葬是晚唐到五代时期的贵族墓葬。
记者现场看到,墓室内有砖雕模拟出的家居环境,大门、窗户、桌椅等物,形象生动,立体感十足。此外,在该墓葬内发现4幅壁画,两幅在甬道两侧,各绘一名中年男子,手持细长的仪仗用具。另外两幅在墓室内入口两侧,各绘制两名女子。其中左侧壁画中一名女子身着裙装,发髻高高挽起,戴着一朵红花,考古专家从她的着装和发式上判断,该女子为贵妇级别,头上的花朵正是唐朝时期名扬天下的牡丹,虽然深埋地底千余年,牡丹花依旧鲜红娇艳,花瓣清晰可见。
这位夫人身后跟随一身着男装的侍女,据现场考古专家、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胡小宝介绍,在之前发现的唐朝墓室壁画中,也出现过“女着男装”的侍女形象,反映了唐朝开放的民风。“洛阳市之前发现的古代壁画墓中,这一时期的壁画墓不多见,且保存较为完好,对于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墓葬形制、绘画艺术、服饰和发髻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揭取】
耗时1个月,揭取4幅壁画
“目前文物部门正与龙盛小学沟通,并组织专家制定方案,计划对整座墓葬实施原地保护。”胡小宝介绍说,经过上千年的侵蚀,壁画已有损坏,且墓室现场比较潮湿,再加上空气、光照等因素影响,非常不利于壁画的保存,必须进行揭取,送往文保中心做专业修复。
“古墓壁画的揭取应遵循保持文物原貌和揭取工序可逆性的原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胡小宝介绍说,对壁画进行处理之初,要先用工具一点一点将壁画表面的土层清理,在距离壁画2~3mm的时候,再使用专用的化学药品对壁画进行表面土层清理及加固。
“6月15日,我们正式开始4幅壁画的揭取工作,这项工作花费了1个月的时间。”胡小宝说,准备工作需要耗费大部分时间,其间要做临摹、防腐、防霉等多项工作,最后的揭取也要耗费一整天时间——先对壁画进行烘烤,之后在其表面刷植物胶,覆宣纸、棉纱布,并不断用炭火烘烤,达理想状态后,再一点一点用铲刀将壁画揭取下来,用事先准备好的包有厚海绵的夹板托住。“整个过程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一定要在当天完成,我最晚的一次曾工作到凌晨两点钟。”
16日起,考古人员开始在现场清理壁画背面地仗层,大约一周后,4幅壁画将被送往室内进行进一步修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