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宾馆后花园"藏"宋代文物遗存"淡井庙"(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瑞金宾馆

记者昨日获悉,有上海市优秀近代历史建筑美誉的瑞金宾馆,后花园里深藏着曾被遗忘的宋代文物遗迹。记者昨天来到瑞金宾馆现场采访时看到,宾馆内的宋代文物遗迹就是史载的“淡井庙”局部遗址。专家表示,这个文物的景观已与宾馆内的优美环境连成一体,风雨同舟80个春秋。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具有文物保护意识的宾馆老法师,慧眼识珠,向有关方面上报了“淡井庙”遗迹。

“淡井庙”建于宋代

究竟何为“淡井庙”?记者查阅了有关历史文献,据记载,“淡井庙”位于永嘉路12号,建于宋代。山门有宋代“淡井庙”竖额。本为华亭县城隍行宫,民间俗称老城隍庙,原址于清光绪年间改为佛寺。庙中有井,味淡,因而得名。明清以后,时有兴废。庙内原有清乾隆年间重修“明待诏秦裕伯之墓”及清光绪三十一年上海县出土“保护秦少游墓地”碑石1方。1956年后,庙屋租给工厂使用……

象面石像保存完好

瑞金宾馆前厅部经理朱家麟告诉记者,瑞金宾馆东邻瑞金二路,西靠茂名南路,南接永嘉路,北连复兴中路,由三个独立相连的花园和四幢各具风格的欧式

别墅组成。当年位于永嘉路12号的“淡井庙”,在1927年由英国冒险家、跑马总会董事马立斯出资建造的英国庄园式别墅时,将永嘉路上的“淡井庙”圈入瑞金宾馆。由此,“淡井庙”遗存经历风风雨雨,在宾馆内被保护了整整80个年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淡井庙”呈四角立石柱,塔形尖顶的黑瓦最显古意。庙两边是傲然相视的一对“大象面石雕像”,雕工细腻,造型独特,拥有狮子的身体、大象的面部。全身纹饰包浆自然,粗粗的石缝间透出丝丝青苔,却一点也不影响它透出的雍容华贵气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瑞金宾馆

“张尚书墓界”生疑

朱家麟先生领着记者绕过了几条小路,指着地上排列并不规则的石块路面说:“请看地上这块石碑,不知有多少人走在脚下,却不知这就是一块文物石碑。这块石碑长约30厘米,宽约15厘米,上面刻着‘奉宪勘立张尚书墓界淡井庙立’”。

宾馆文保管理人员表示,石板路上的这块石碑,尽管走的人多,也从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这次“淡井庙”遗存重被关注,才让有关专家对“张尚书墓界”产生了兴趣。记者在现场还发现,就在“张尚书墓界”的对面,另一块石块上刻着“UMF”三个英文大写字母,至于这块英文石刻到底是另有隐情,连专家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寻求知情者协助

卢湾区文保部门经过现场勘查,确定瑞金宾馆的历史遗迹就是当年“淡井庙”的出入口,而通过那块石板路,可以确定当时“淡井庙”的庞大规模。

朱家麟表示,“淡井庙”遗存与宾馆内五幢别墅相映成趣,由于园内拥有清澈的小湖、小桥流水、葡萄架长廊,以及参天古树的恬静环境,一直被新人视为婚礼仪式或情侣外景地拍摄佳地。而作为市级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地,曾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淡井庙”遗迹,一经披露,可能会引来对文物感兴趣的游客的兴趣。对此,有关方面希望通过本报,寻找专家和知情者,对“淡井庙”遗迹和“张尚书墓界”进行解密。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