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158年 清代古钟重见天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打捞上来的古钟

一口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钟,在河里“沉睡”158年后,近日在广昌县城河东大桥上游河道50米处被发现。

这口清代早期的铁铸古钟,中空呈喇叭状,口径71.5厘米,高100厘米,重约100公斤。这口钟,是广昌县旴江镇大塘村村民段修亮在县城河东大桥上游的河道里发现的。

经初步考证,该铁铸古钟为清代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制造,距今315年,大钟当时位于广昌古代县城县衙后的“忠义祠”内。

广昌县博物馆副研究员魏叶国说:“据初步考证,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广昌城闹洪灾,大水冲倒了城墙和忠义祠,这口钟被水冲到了现在的宣化门(广昌古县城城门)前。”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