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隋代将军墓 显示初唐还未以胖为美
未提取时鲜艳的彩绘俑和出土的铜镜。
侍女俑
墓志
初唐还未 以胖为美
隋朝的官,却合葬于唐代。最近在西安发现了一座这样奇特的夫妻合葬墓,墓主人是隋朝将军郑乹意。墓中出土的侍女俑身材修长,反映出初唐时期还未“以胖为美”。
墓主身份
系名门之后
官居正五品
记者获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5月底在长安区郭杜产业园附近发现一座葬于唐贞观十四年间(公元641年)的夫妇合葬墓。该墓虽然早年被盗扰,所幸仍有青石墓志、彩绘俑等器物,夫妻骨架痕迹。
墓主人叫郑乹意,为隋代的鹰扬郎将,正五品。这个级别相当于大军区集团军的将军。他也是汉晋以来的名门之后,祖父郑伟从北魏时开始任官,曾任襄城郡开国公(食邑两千户,正二品)等职。其父郑大士,曾任骠骑将军等职。
墓葬特点
将军去世在隋朝
与妻合葬在唐朝
郑乹意在公元613年去世,此时离唐朝建立还有5年,享年五十二岁。夫人柳氏是隋昌州刺史之女,公元624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虽然郑乹意是隋朝的官,但是因为古人合葬墓对日期、时辰等种种的讲究,所以他去世28年后,到了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的正月,夫妻才合葬于长安。这也反映出区区30多年隋朝的短暂。
因此从考古上断定,这是隋朝的官,唐代的墓。
葬品丰富
出土大量随葬品 侍女俑个个身材苗条
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南朝北,3个天井、3个过洞、甬道、封门、墓室组成。方形墓室不大,南北长3米,东西长3.28米,残高1.6米。
在墓室西半部,发现了墓主人夫妇,仰身直肢,骨架已朽成黄色粉末,仅残存头骨。并在夫人头骨上发现巴掌大铜簮花,清晰可见上面一缕缕青铜丝,由于压在头下已看不出轮廓造型。
东半部有大量的随葬品:灰陶罐、黄釉陶罐、鼓吹骑马仪仗俑、武士俑、胡人俑、侍女俑、铜镜、陶串珠、水晶串珠等。
最引人瞩目的要数各种小陶俑,每个20厘米长,神态栩栩如生,有鲜红的色彩。其中侍女俑个个身材修长,秀眉凤目,梳着当时流行的“高髻”发型,高耸如冠,样式变化无穷。再现了万楚的诗句“托花向高髻”。
“她们”一个个身着长裙,裙腰高齐胸口,姿容娴静端庄。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郭永淇告诉记者:“这反映了初唐女子还比较苗条,到了盛唐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特色陶俑
彩绘骑甲马俑色彩夺目 好看不好“取”
这些出土的陶俑数量不小,本来有完整的仪仗编队,但因为盗扰被打乱,四处散落。
保存较好的是一件形制独特的彩绘骑甲马俑,有些许色彩,头戴尖顶盔帽,上身肩甲戎衣,长靴踏蹬,左手牵韁状,右手置于腹前。还有一件小帽低斜、穿交领宽袖衫的笼冠俑保存较完整。
但是大部分出土的陶俑无法完整提取,因当时制陶水平不高,因此一个个脆弱如“桃酥”。必须经过清理泥土、色彩保护、拼接等过程,才能“完整”站立起来。
此次还发现了一个三段式神兽铜镜,以东王公与西王母为主题的不同浮雕,并有铭文。这座墓葬为研究隋唐时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