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考古有新进展 一号坑首次发现“秦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9日,考古人员在秦兵马俑一号坑内进行修复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人员在“百戏俑”坑清理一件无头陶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秦兵马俑一号坑中发现的“秦盾”。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日前对外公布了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和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百戏俑发掘的最新进展。

据介绍,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始于2009年6月13日,发掘地点位于北侧中段,具体区域包括Q8—Q10三个隔墙和G9、G10两个过洞。截至今年5月,发掘出土小件器物包括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310余件(组);出土陶马3组12匹,陶俑编号120余件;清理战车2乘、战鼓2处、兵器柲10处、弓弩箭箙12处、漆盾1处,另有建筑材料朽迹如木、席、夯窝等痕迹多处。

其中,一件皮质漆制彩绘盾,成为兵马俑坑出土的首件“秦盾”。该盾与战车伴出,是战车上的士兵用于防护的兵器。据测量,盾牌高70厘米,宽50厘米,其尺寸恰好是秦始皇陵铜车马上发现铜盾的两倍,刚好印证了之前对秦军使用盾牌大小的推测。

此外,本次发掘中还有新发现。在两辆战车的前后,以竹子为框架、四面包皮的“小箱子”,专家推断是弓弩箭箙,属于车上配器;还有灰褐色眼睛和红眼珠、黑瞳仁的兵马俑,为兵马俑“千人千面”提供了新资料。

根据发掘方案的设定,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现场采取“保护与发掘同时,展出与发掘同步”的模式,除常规保护外,已经移交入实验室10批彩绘陶俑残片及脆弱遗迹模块,部分彩绘土样开展了回贴实验。

另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人员介绍,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在俗称的“百戏俑坑”的9901陪葬坑内新发现了20余件姿态各异但破损严重的“百戏俑”,为进一步研究秦始皇陵与秦俑的文化、艺术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北京大学教授赵化成说,百戏俑坑目前主要发掘的是第三过洞,其内的陶俑应当是当时社会中存在的角牴、幻术等表演娱乐性质的“演员”。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