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百戏俑坑新发现30余件陶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9日公布最新考古成果,2011年6月启动的“百戏俑”坑第二次考古发掘,新发现陶俑30多件,从陶俑的色彩、纹样、姿态和手势看,均超出该坑之前出土的陶俑类型。秦陵考古一队研究员张卫星表示,这些陶俑与1999年首次发掘出土的陶俑相仿,与宫廷杂耍、表演有关。
目前,在秦始皇陵附近已发现陪葬坑180多座,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石铠甲坑及各种内涵不同的府藏坑等。“百戏俑坑”编号为K9901陪葬坑,位于秦陵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是唯一与一、二、三号坑出土的俑完全不一样的一种陪葬坑。
百戏俑坑平面呈“凸”字形,东、西两端各有一斜坡形门道。坑体东西长40米,西端宽16米,东端宽12.3米,坑内有两道土隔墙三个过洞,该陪葬坑总面积约800平方米。1999年,考古人员进行过局部试掘,出土了11件陶俑,既不穿铠甲,也不披战袍,只是下身有裳(古代称上衣为衣,下身衣服为裳),上身赤裸、肌肉发达。目前已修复的几件陶俑,举止神态各异,滑稽可笑,有的像是持竿者,有的像是角斗士,有的还有“啤酒肚”,腰间系着小裙子,为当时杂耍打扮,呈现出明显的百戏特色。
张卫星表示,此次新发现的陶俑均分布在第三过洞,大部分上身不穿衣服,只有两件上身穿着衣服,衣服上镶嵌着直径3.5厘米的圆泡,8个一排。每件陶俑都有彩绘,衣服上的颜色有红、紫、黑红相间的纹饰,肤色以粉色为主。从造型上看,此次新增的一种姿态为半蹲式。其中一件“巨人”俑非常夸张,不算头部,仅身高为2米2,脚丫长32厘米。据专家初步判断,这些陶俑还是与宫廷杂耍、表演有关。
他还透露,第二过洞的棚木层下发现了一个半球形青铜器,直径21厘米,高17厘米,重7.5公斤,为陪葬品之一。
据悉,该坑的发掘,已基本解决了平面形制、土木结构、修建与破坏等问题,为研究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制度、陵墓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