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千岛湖水下古城:水下机器人下潜拍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碧波荡漾的千岛湖水下,竟然藏着两座千年古城狮城(原遂安县城)和贺城(原淳安县城)。这类似《盗墓笔记》中的情节,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4月27号起至5月1号,中央电视台主导的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大型直播活动将持续直播。此次水下探秘将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下机器人和水下摄像机,以水下记者现场报道的形式,让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探访水下古城。同时,还有无人直升机参与空中航拍,湖上大型卫星转播车参与直播,形成水下、水面、空间立体直播的布局。

许多人知道,狮城“沉入”千岛湖底,缘起于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的兴建。但很少有人知道,狮城建县于汉,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迁至目前所在,从迁到目前地界算起距今已有1391年的历史。2002年,央视《新闻30分》对水下古狮城作了“探秘水下古城”的连续报道,千岛湖水下古城首次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1月7日,该古城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区。2011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刊发了一组水下古城的精美照片,再度引爆了各界对水底千年古城的关注热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钱江晚报》报道,“狮城水下古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年代”一栏则注明为“明、清”。

其实,狮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远。据载,遂安于公元208年(东汉末年)设县,唐武德4年,遂安县城迁至今所在地,因背依五狮山,故又称狮城。

1959年,为了建造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浙江省原淳安县、遂安县两县合并为现在的淳安县,29万人离乡移居,狮城、贺城两座延续千年的古城,连同27个乡镇、1000多座村庄、30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万顷的千岛湖底。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当地人章维钊,是这次水下直播的工作人员之一。他虽然没能亲眼目睹狮城的模样,但在父辈们千百次的讲述中,古狮城的样貌已经在他心中有了逼真的轮廓狮城水陆交通便利,有5个城门,各门之上都建有城楼,城垣四周还添设8座碉楼;城内多名胜古迹,有明清时期古塔、牌坊及岳庙、城隍庙、忠烈桥、五狮书院等古建筑,还有历代古墓葬。

“1959年时,狮城北门城楼上还有一口元朝的古钟,重3000斤。抗战时期,老百姓还敲钟警报。这些在县志中都记载得很详实。可惜,潜水员已经下水排摸了几次,都没有找到这口古钟。”章维钊有些遗憾地说。

已经77岁高龄的余年春,是土生土长的贺城人,1959年迁到了现在的千岛湖镇。余年春回忆说,因为贺城没有城墙,他年轻时最喜欢到狮城的城墙上来转转,“这些明代城墙淹没前还保存得很好的。”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