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历史添3000岁 考古首发现旧石器时代器具


即墨北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三次发掘将青岛历史追溯到了7000年前,那再往前的青岛是什么样子呢?近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生物研究所等考古机构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探源青岛”考古工程。据介绍,考古队员在莱西大沽河流域经过连日考察获取重要发现,目前已收集了二百多件标本,初步印证了青岛有旧石器时代遗址,青岛历史也有望追溯到万年以前。
自2007年以来,市文物考古部门为探索青岛地区古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序列等重要课题,进行了“探源青岛”考古工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尤其是即墨北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三次考古发掘,填补了青岛早期文化史的多项考古空白。
为进一步摸清青岛地区史前遗迹的分布情况,认识和了解青岛早期人类的历史上限,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生物研究所、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组建了联合考古队,于半个月前开展青岛地区早期文化遗址的专项考古调查。据带队的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玉海介绍 ,这次考古调查主要是探索旧石器、新石器等时代的古代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以丰富对青岛地区早期人类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青岛地区早期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旧石器时代距今有1万年以上,这次考古调查也就是探访一万年前的青岛。
据林玉海介绍,考古队员主要在莱西大沽河流域开展调查,其中在大沽河流经区域附近的莱西夏格庄镇以及孙受镇调查中 ,考古队员发现了多处旧石器地点,目前已经收集了200多件打制石器标本。经过考古队员分析,这些石器大致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片、石核等,而从这些石器的形状和使用的痕迹分析,考古队员初步判断这些石器就是旧石器时代古人所使用的劳动工具。“这次新发现填补了青岛地区这一阶段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林玉海介绍说。
另外,莱西市博物馆馆长柳香奎也表示,之前在大沽河流域莱西段就出土过很多文物,商周时期这个地方就有居住遗迹。而大沽河穿过莱西全境,贯穿整个青岛,这次发现更充分证明了大沽河是青岛地区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林玉海表示,下一步他们会召开专家研讨会进行探讨,并且还从该区域地层堆积、人类和动物骨骼化石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最终能印证青岛确实存在旧石器时代遗迹,那这段沉睡的文明将证明青岛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城市,青岛地区的文明与华夏文明是同步的,因此这次发现有望改写青岛早期人类居住的历史。”林玉海说。
■探访
有的旧石器仍然很锋利
3月30日记者跟随考古队员来到了莱西夏格庄镇,考古地点位于野外,农田、断崖、河沟、土堆都是考古队员留意的地方。林玉海弯腰从一堆乱石里捡起一块坚硬的石头 ,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告诉记者,这是一个砍砸器,是古人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据林玉海介绍 ,这次调查范围比较大,考古队员每天非常辛苦,平均每天要走二十多公里进行地毯式考古调查,这次考古调查主要靠考古队员的“火眼金睛”,考古队员需要耐心。
“我们已经采集到了200多件旧石器时代标本。”考古队员杜义新告诉记者。记者看到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些看起来依然很锋利。
“这是一个刮削器,是当时先辈们用来削食物的。”林玉海告诉记者,这些石器就像是现在的菜刀和砍刀,只不过当时人们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旧石器时代没有陶器也没有磨制的工具,这些工具都是打制而成的。
“这是青岛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器具,填补了青岛地区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林玉海告诉记者,这些器类大致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片、石核等,是旧石器时代的劳动工具,从石器的形状和使用的痕迹初步判断这些石器就是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这些旧石器器具有相当高的文物考古价值,这次新发现填补了青岛地区这一阶段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据了解目前他们已经把这些标本集中到一起并贴上分类的标签。
■收获
大沽河是名副其实母亲河
据了解这次考古调查重点放在大沽河、小沽河及潴河流域的河道两旁,进而延伸至莱西市全境。当天记者又跟随考古队员来到莱西孙受镇前我乐村,紧靠农田附近的一个地块由北向南呈漫坡地势一直向前延伸,考古队员告诉记者,这个地方距离大沽河不到5公里 ,从地势外貌可以判断以前应该就是一条古河道,河道在历史的变迁中可能改变了原来的流向,从流向上看当时这条河应该流向了城阳方向,最终流向了胶州湾。
“这个地方距离河道很近,以前的时候就是依河而居。”林玉海分析说,在远古时代没有钻井技术,水源地是人们生存的关键。考古队员告诉记者,从地形地貌上判断,这段类似大峡谷的地方应该是河流,这些是人类居住的必要条件,从这里可以判断以前莱西这个地方森林茂密,非常适合人类生存 ,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与复杂的栖居形态。莱西市博物馆馆长柳香奎表示,这次发现可以证实大沽河是青岛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新发现将印证“文化青岛”
林玉海告诉记者,他一直坚信青岛文明和华夏文明是相互伴随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下一步将去青岛其他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林玉海告诉记者,这次他们考古调查主要是配合大沽河综合治理,探寻青岛文化源头,下一步也要去胶南、胶州等地调查,探寻青岛地区乃至胶东半岛早期人类居住繁衍生存的辉煌历史。
“下一步我们会召开专家研讨会。”林所长表示,“如果最终能证明青岛存在旧石器时代遗迹,那意义将非常深远。”林玉海说。一经专家研讨证实,他们的研究工作将会继续开展下去,他们将进一步对万年前的青岛地区的人类文化面貌,社会形态,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扩展到胶东半岛,乃至整个山东地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